在过去两年跌宕起伏的市场浪潮中,国内众多科学仪器领域的杰出代表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洗礼。透过近期的财报数据,我们得以一窥行业发展的真实面貌:在41家受访企业中,超过半数(24家)面临营收下滑的严峻考验,而17家企业却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卓越的执行力,实现了净利润的显著增长。这场围绕盈利能力的较量,不仅揭示了市场格局的变动,更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领跑者闪耀:必创科技的飙升之路
在众多企业中,必创科技以高达774.55%的净利润增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对市场风云变幻的精准把握和对核心竞争力的不懈打磨。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必创科技并非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将战略重心稳稳锁定在智能传感器及光电仪器这一高增长赛道。
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不仅显著加大了研发投入,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拓广阔的市场。持续丰富和提升产品矩阵的竞争力,并积极拓展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这使得必创科技的产品能够精准契合从高端科研到工业实用的多层次需求。与此同时,企业还着力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以提升整体运营效能。得益于此,报告期内,必创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0.96亿元,期末资产负债率更是优化至20.10%,展现出稳健健康的财务基础。
在科研领域,必创科技推出的系列新产品,已能与国际一线品牌在技术性能上分庭抗礼。在蓬勃发展的工业细分市场,公司则精准布局了智能快检、新型半导体材料诊断、农作物长势分析以及精密位移及定位等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这使得其智能传感业务板块表现尤为抢眼,规模达2.78亿元,同比激增37%,有力支撑了智能制造、油田、煤炭、船舶等多个关键行业的发展。精密光机业务也稳健增长10%,营收达9026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必创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卓立汉光双双荣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这不仅是对其自主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其多项核心技术突破的有力证明。自主研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产品、智能温振传感器,以及通用光栅光谱仪、荧光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等高端仪器,其技术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公司业绩的持续攀升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能。
严峻现实的警示:凤凰光学面临的深刻调整
与必创科技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凤凰光学此次财报所呈现的数据,却显示出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罕见地同比下降5005.79%,这一数字无疑敲响了警钟。
不仅仅是净利润,其他关键指标也表现不尽如人意。毛利率下滑至12.28%(同比减3.28%),净利率更是跌入负值-5.15%(同比减5241.55%)。销售、管理、财务等各项费用合计高达1.72亿元,占营收比重攀升至9.59%(同比增27.02%),显示出成本控制的巨大压力。每股净资产同比下降16.18%,每股收益则大幅跌至-0.3元(同比减3100.0%)。尽管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增长,但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令人担忧。
在主营业务层面,凤凰光学当前聚焦光电影像传感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并致力于光电产品业务的融合发展。然而,其核心的安防镜头、智能控制器以及车载镜头产品,均受到了安防、家电和车载等多个下游行业市场低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打击,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订单不足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直接挤压了毛利率空间。与此同时,公司为保持技术竞争力,仍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这也进一步推高了研发和销售费用,进而导致了经营性亏损。
在财务状况方面,公司已显现出一定的偿债压力。报告期内,合同负债规模环比增长34.16%,这可能意味着未完成订单的增加,但分析认为,这或与交货周期延长或下游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多重因素叠加:易瑞生物与科华生物的挑战与转型
易瑞生物和科华生物同样面临着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困境,其中部分企业净利润下滑幅度更超过100%。
易瑞生物在2023年上半年,其传统优势领域——体外诊断业务,受到国内外公共卫生防控政策调整的影响,收入和毛利均出现了显著下降。此外,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及投资业务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叠加,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面对此境,易瑞生物明确表示,将继续巩固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稳健发展,同时积极拓展更具潜力的动物诊断业务,以期实现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科华生物在2023年中报中,虽然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净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的双双大幅下滑,则清晰地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管理上面临的严峻压力。
行业整体承压:创新突围与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2023年,对于国内的科学仪器企业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22年总净利润达到211.08亿元的辉煌后,2023年,41家上市科学仪器企业的总净利润下滑至169.19亿元,跌幅近20%。行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萎缩、融资环境趋紧以及预算缩减的多重不利因素。市场中流传着经营困境、预期下调、薪资削减和人员精简的消息,这都敲响了行业转型升级的警钟。
在此背景下,各家企业亟需寻求创新突破与战略调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值得欣慰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的蓬勃发展,正为高端仪器领域注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为企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应用,将是驱动产业升级转型、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要务。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引领技术变革与产业革新,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繁荣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