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这份报告不仅描绘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宏伟蓝图,更以详实的数据揭示了其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不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A股“硬实力”:高端制造业已成经济脊梁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7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已高达3,537家,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惊人的67%,这充分彰显了制造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举足N重地位。尤为振奋人心的是,在众多制造业企业中,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2,021家,占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数的57%。这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迈进,“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大步跃升。
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双攀升
报告的核心亮点之一,在于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过去五年,其整体净利润率从4.68%稳步增长至6.65%,这一增长不仅数字亮眼,更深层地体现了我国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及行业展现出的强大发展活力。
创新引领,领航前沿领域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机遇,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呈持续增加态pyrimi。报告特别指出,半导体、高端机械制造等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智能汽车、交通装备电气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2023年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 聚焦了行业发展的六大关键特点:
1. 收入及利润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我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收入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3.16万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97%。这一增速远超GDP增速,强有力地证明了高端制造业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年,净利润达8,750.81亿元,过去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25.52%,盈利水平快速攀升,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2. 融资规模维持高位,产业布局优化加速:
2022年,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资总规模达到5,799.01亿元。其中,IPO融资金额2,112.15亿元,再融资金额3,686.86亿元。持续活跃的资本市场,特别是注册制的推行,为高端制造业的产能扩张和产业链优化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再融资占据半数以上,显示出企业拥有强劲的投资需求和持续扩张的雄心。2022年发生的30笔重大资产重组,也表明了行业重塑和资源整合的趋势。
3. 自主研发投入加速度,创新驱动力强劲:
报告指出,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建设。2022年,研发支出高达7,611.49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81%,年度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更重要的是,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已从2018年的4.44%增至2022年的5.78%,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速提升,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税收贡献稳步增长,吸纳就业成效显著: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22年贡献税收达到2,147.98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0.55%。与此同时,它们吸纳的员工人数已达885万人,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9.83%,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岗位。
5. ESG评级表现优异,践行可持续发展:
在日益受关注的**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评级方面,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表现突出。其ESG评级主要集中在BBB至B级,合计占比71.27%。评级AAA至A的企业占比16.02%,高于全指平均水平(15.70%)。平均ESG得分为0.51,高于全指空间的平均值0.50。其中,半导体、医疗、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细分行业表现尤为亮眼,平均ESG得分最高,彰显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行优势。
制造业根基稳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引擎”
报告最后强调,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高端制造业凭借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的竞争优势,正不断提升劳动附加值,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转型。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是巩固国家安全的**“强引擎”,更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高端就业岗位、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制造走向高端、迈向世界的壮丽画卷,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可持续、高质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