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像 ABB 这样的行业巨头所生产的,已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手臂。它们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其背后支撑的是精密的 IT 架构,而这架构就像是机器人大脑的神经系统,指挥着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本文将深入探讨 ABB 工业机器人的 IT 架构,重点关注其决策系统的底座、硬件构成、软件体系、应用场景以及编程方式,并展望未来软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决策系统的底层基石: 硬件与软件
在 ABB 工业机器人的决策系统中,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调度机器人的行为,执行复杂指令,确保机器人能够流畅、准确地完成任务。拆解决策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其核心底座是坚实的硬件和精巧的软件。
硬件的精密构成:
• 主控设备 (DSQC1000 等核心硬件): 这是整个控制器的“大脑”,接收来自机器人运动和外围信号的数据,并将其传递给各个单元。单柜型 IRC5 搭载 DSQC1000 主计算机,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
• 轴计算机: 接收机器人轴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和运算,输出新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参数,从而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 主伺服驱动器: 驱动机器人六个轴上的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的实际运动。
• I/O 模块: 连接外部信号,允许用户自定义输入和输出信号,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 安全面板: 连接与安全相关的信号,确保机器人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其 LED 灯的状态通常指示着系统的安全状态。
软件的智能支撑:
• 操作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如 VxWorks,以及一些开源操作系统,如 Windows CE、嵌入式 Linux、μC/OS-II,甚至通用 ROS 平台,为机器人的运行提供基础。
• 算法库:
• 底层算法库: 直接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开发的算法,包括用于规划机器人运动点位的控制算法,以及用于识别机身负载物转动惯量的动力学算法。
• 应用工艺算法库: 由软件使用者进行二次开发的算法,用于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 RobotWare: 这是 ABB 嵌入式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专用的软件系列,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插件,支持多任务并行、文件传输、外部系统通信等高级功能,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ABB 提供各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软件包。例如:
• 喷涂软件包: 优化喷涂工艺流程,提高效率。
• 上下料软件包: 实现自动化上下料,提高生产效率。
• 拾料软件包: 用于物料拾取和放置,适用于包装和拣选等场景。
• 机加工软件包: 优化金属加工流程,提高精度。
• 切割软件包: 用于切割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 码垛软件包: 自动化码垛操作,减少人工干预。
• PickMaster 拣选包装软件包: 专门为拣选和包装环节设计,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定制化软件服务,为焊接、切割、拾料、码垛等特定生产环节提供了优化方案,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灵活的编程方式:
ABB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主要有两种:
• 示教编程: 操作者通过示教器引导机器人完成动作,机器人记录并复现这些动作,适用于重复性作业。
• 虚拟仿真编程: 通过编程软件实现编程和仿真,减少试错成本,例如 ABB 的 Robot Studio。
• Robot Studio: ABB 机器人仿真和编程软件,提供了可视化的编程环境,实现更灵活高效的编程。其强大的仿真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开发和测试机器人应用程序。ABB 还通过云功能增强了RobotStudio,例如 RobotStudio Cloud,允许用户在任何设备上远程协作进行机器人单元设计。
展望未来: 软件定义机器人的时代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软件在机器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正逐步进入“软件定义”的阶段,工业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机械制造品,而是逐渐演化为 IT 产品。
无论是操作系统,算法库,还是编程开发软件,都在机器人迭代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软件算法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机器人最终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先进的 AI 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感知环境、做出决策,从而实现更高级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在机器人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软件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软件的地位将持续提升,成为推动工业机器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