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新闻资讯搜索 新闻资讯分类 新闻资讯首页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

工业安全新浪潮: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化变革与安全挑战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工业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升级,而大模型的兴起更是为这一变革注入了强劲动力。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指出,奇安信推出的Q-GPT安全大模型在安全运营、事件响应、攻防演练等多个场景中已展现出强大的实践能力,显著提升了安全能力和效率。在安全运营方面,Q-GPT大模型惊人地实现了每分钟研

0评论2025-09-261

筑梦数字工业:国产软件的“黄金十年”,资本的“超级风口”
曾几何时,工业软件的世界仿佛是少数巨头的专属舞台。提及尖端研发设计、精密制造控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国外品牌。然而,近五年来,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醒了沉睡的巨龙。市场对“工业软件是什么”的疑问,已然转化为投资人排队争相洽谈的火热景象。这背后,是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让工业软件的“工业基础”身份得以确立

0评论2025-09-262

驱动数字工业:基础软件的“黄金十年”与金融的力量
2023年12月,一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到核心战略地位。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更是将科技金融置于首要位置,凸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金融在其中驱动作用的期待。攻坚核心技术:“工业基础软件”的战略价值在国家经济的宏大叙事中,工业基础软件,作为工

0评论2025-09-261

创新金融力量:赋能“专精特新”制造业崛起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创新,服务实体。 新一轮的金融发展浪潮,正将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置于发展前沿,尤其是科技金融,被推向了核心位置,旨在驱动产业升级,攻克技术难关,为制造业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注入强大动能。数字银行的 Pioneers: 科技金融的先行者在这一转型浪潮中

0评论2025-09-261

隐匿的力量:当“隐形冠军”遇上“融”的难题
当我们回顾全球高端制造业的辉煌成就,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浮现:许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性的产品,往往并非出自巨头企业的宏伟实验室,而是诞生于那些默默耕耘、极具创新活力的小型企业甚至是初创团队。在德国、美国等诸多先行者那里,存在着一群“隐名隐姓”的创新力量——它们拥有卓越的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固的市场

0评论2025-09-261

从“价格洼地”到“价值高地”:中国制造的“跃升”时代
每年的12月26日,“中国制造日”以其独特的方式,回顾并展望着一个国家的工业脉搏。从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这八年不仅见证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深刻蜕变,更勾勒出一条从“价廉物美”到“价值创造”的惊艳攀爬之路。撕掉标签:中国制造告别“加工厂”时代对于“中国制造”,许多人脑海中仍残留着“低端加工”、“代工模式”的

0评论2025-09-261

“鲁”创未来:深耕智能“芯”,山东正引领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浪潮
当谈及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版图,人们的目光或许习惯性地聚焦于经济发达的沿海一线。然而,在一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齐鲁大地上,“山东制造”正以一种低调而实力派的姿态,悄然崛起,成为中国智能机器人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为生活添彩的服务型机器人,到守护安全的巡检能手,再到精密复杂的康复设备,这些“山东造”的身

0评论2025-09-262

PLC:驱动工业智慧升级的“大脑”,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每一年,全球都在为这个“大脑”投入巨额资金。单就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言,2023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攀升至令人瞩目的165.4亿人民币! 其中,面向不同需求的“小角色”(小型PLC)和“大咖”(中大型PLC)分别占据了80.72亿和84.68亿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而在这里,中国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其独特的风采。

0评论2025-09-254

中国工业软件:呼唤“数字灵魂”,构筑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新篇章
在制造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中,工业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已从遥远的愿景,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这艘名为“智能化时代”的巨轮,正以强大的姿态,引领着全球制造业的新航向。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是解锁制造业潜能、构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中国已

0评论2025-09-255

南京:聚焦“智改数转网联”,全球智慧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近日,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主题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古都南京盛大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0余家展商,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现场展示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最前沿技术以及顶尖高端产品。此次大会在占地6万平方米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精心设置了工业机

0评论2025-09-253

« 上一页 1/59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