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
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在他们的领导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联盟提供了关键的服务支持,包括:
• 数据资源分析与梳理: 联盟专家对该科技公司用于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具体涉及聚酯、纺丝与检验等生产阶段的设备运行状态、工序关键参数、原材料质量状况、过程成品检验数据、工人操作记录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 数据资产成本归集: 协助企业完成了形成数据资产相关的成本归集原则的确定。
• 合规性确认: 根据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确定了可入表的数据资源范围**。
• 数据产品服务设计规范化建议: 为企业提供了数据产品服务设计开发规范化的建议。
• 专家论证评估: 组织了法律、技术、安全、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评估,确保了数据资产的合规性与可行性。
• 数据存证登记与挂牌交易: 企业通过确认交易主体准入资质、数据用途合法性及使用限制合规性,完成了数据存证登记,并将数据产品上架挂牌至浙江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数据价值的具象化
本次试点形成的数据资产被命名为——“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作为5G+工业互联网的积极践行者,该科技公司通过感知、汇聚工艺现场的生产数据,经过清洗、加工后形成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通过数据融通模型计算分析,该数据资产能够实现:
• 生产过程优化: 实时反馈并调控、优化产线相关参数。
• 质量实时监控: 实现对产品线关键质量指标的实时监控。
• 整体质量评级: 对化纤生产过程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实时评级。
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化纤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经营效能。
该“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内容丰富,包含了:
• 2787万条质量管理数据。
• 27个数据模型,涵盖物理化验数据、过程质检、控制图数据、对比指标参数、指标报警、预警趋势、不合格率等。
• 38类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指数、合格率、优等率、稳定度等。
定价策略: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全链路挖掘
数据资源入表是企业数据资产化的第一步,而数据产品的定价则是关系到数据资产价值能否被充分挖掘与释放的关键环节。
为助力企业实现数据产品定价的全链路发展目标,联盟提供了以下定价策略参考:
• 基本依据: 梳理合理成本和期望收益。
• 主要依据: 量化数据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增量收益,并区分数据资产的贡献价值。
这为企业探索并制定灵活有效的数据产品**“估值、定价、交易”一体化协同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行业整体效率提升
此次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入表,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对市场趋势的有力追随,更是数据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的生动体现。
它不仅提高了该科技公司自身生产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将数据能力输出至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工业数据强大的协同效应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展现了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2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