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一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到核心战略地位。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更是将科技金融置于首要位置,凸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金融在其中驱动作用的期待。
攻坚核心技术:“工业基础软件”的战略价值
在国家经济的宏大叙事中,工业基础软件,作为工业“五基”之一,被视为一项国家急迫需要和关系长远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尽管目前在高端研发人才、长期资金供给以及面对盗版软件的挑战等方面存在短板,但行业内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普遍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自主工业软件的“黄金十年”。
政策东风劲吹:“默默无闻”到“风生水起”的华丽转身
曾经,在2019年,工业软件尚且不为市场所熟知,投资人投来的目光常常带着疑问。然而,短短几年时间,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行业迎来了巨变。
• “工业基础软件”身份确认:2020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工业基础软件正式增补为工业基础的“第五基”,为其奠定了战略性地位。
• “关键核心技术”的号召: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明确将工业软件列为“关键核心技术”,事关“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进一步坚定了其发展地位。
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不仅为国产工业软件企业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更带来了加速发展的强大机遇。例如,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已成功完成三轮融资,累计金额逾6亿元,为3000多家制造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支持。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也已获得数亿元的两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领投,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高度认可。
“人才短板”与“融资难题”:金融创新的关键着力点
尽管前景光明,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与国际一流软件相比,在技术水平和成熟度上,差距依然显著。高端研发人才的奇缺,是当前行业最大的短板。例如,“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等核心技术,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亟待突破。
人才培养的困境包括:
• 高校培养体系的不足:工业软件相关专业设置少,缺乏成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 校企合作机制的缺失:长期性的互惠机制不足,导致联合培养动力有限。
• 职业教育的空白:工业软件类职业教育尚未有效建立。
同时,资金的长期短缺,尤其是对于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的工业软件领域,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金融赋能:点燃“黄金十年”的引擎
面对这些挑战,金融力量的介入,将是驱动国产工业软件实现“黄金十年”梦想的关键。
• 引导长期资本涌入: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提供专项贷款、风险投资等方式,引导更多长期资本进入工业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领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 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工业软件企业的特点,探索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模式,打破传统抵押担保的限制。
• 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金融支持,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支持产学研项目,甚至为高端人才提供金融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 助力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也能为知识产权融资提供可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向。通过精准的金融创新与服务,将能够有效缓解国产工业软件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为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澎湃动力,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业软件黄金十年”。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2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