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创新,服务实体。 新一轮的金融发展浪潮,正将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置于发展前沿,尤其是科技金融,被推向了核心位置,旨在驱动产业升级,攻克技术难关,为制造业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注入强大动能。
数字银行的 Pioneers: 科技金融的先行者
在这一转型浪潮中,一批天生具备科技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新型数字银行,已然开启了实践探索。它们凭借自身在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方面的深厚积淀,正为服务制造业这一实体经济的基石,贡献着独特的价值。
微众银行:以“微业贷”点亮“专精特新”之路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始终坚守“让金融服务触达每一个个体”的使命。其独特的数字科技优势,正有效延伸到小微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支持的各个角落。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金融服务制造业面临普遍挑战的背景下,微众银行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其**“微业贷”客户群中,制造业占比高达24%。这一非凡的数字,得益于微众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小微普惠金融道路上的不懈耕耘,以及对数字化、大数据风控**等创新手段的深度应用。
数字化风控:精准赋能制造业
微众银行在解决小微金融服务“扩面、增量、提质、可得”方面,尤其在风控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有效降低了风险成本,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从而大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 双维度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微众银行构建了一个涵盖企业主个人信用评估与企业自身偿债能力评估的综合体系。
• 多维度数据整合:通过与税务、工商、司法、电力等部门的**“银税互动”、“银商互动”,以及引入第三方权威数据,微众银行能够更全面、精确地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与风险状况。
• 灵活的信贷管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与行业政策导向,通过分析企业的税收、财务、社保等先行指标,微众银行能够从行业、区域、客群等多个维度,灵活调整信贷管理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行业已久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难题。
成功案例:一家“专精特新”数控机床企业的蜕变
深圳一家典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其在数控机床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不仅与国内多家知名军工单位、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还将产品远销16个国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由衷赞叹微众银行的服务:“‘快’‘准’‘狠’——审批速度快,授信精准,随借随还的模式很及时。”
“科技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实践
在服务制造业的强大基础之上,微众银行进一步延展了其金融服务能力,围绕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和战略性重点产业,推出了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同时,针对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创新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重点围绕高端制造业企业,不断探索和推行一系列定制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微众企业+”:全方位赋能企业成长
为了更全面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微众银行匠心打造了企业金融品牌——“微众企业+”。该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全链路的商业服务生态,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信贷、贴现、保险、理财、账户管理等全方位的数字化企业服务,满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微众企业+”还延伸至人才招聘、数字创投、宣传推广等服务领域,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的资金、人才、资源等提供全方位支持,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并以创新驱动发展。
在当前制造业加速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微众企业+”将成为更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后盾。通过畅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微众银行正携手中小微企业,共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金融力量,服务好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2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