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5-09-26 10:2620工业品商城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

 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人工智能的进步使得机器视觉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而更高的算力是训练这些“大视觉模型”的基石。然而,要实现更聪明、更强大的大视觉模型,除了算力,更好的模型架构和更有效的学习算法同样至关重要。

 本次会议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琶洲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

行业趋势:从视觉计算到视觉智能的飞跃

 王耀南院士回顾了我国机器视觉研究近40年的历程,从最初基于传感器的“将光信息转化为图片信息”的成像阶段,发展到对图像进行增强、使其更清晰的处理阶段。如今,机器视觉的核心任务已升级到理解阶段,例如在无人驾驶领域,机器视觉需要准确识别图片中的目标,区分人与车辆。

 他将机器视觉的三大领域归纳为“成像、处理和理解”。他指出,机器视觉已从过去的**“视觉计算”(侧重于图像的量化和处理)发展到今天的“视觉智能”。“视觉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极大地提升了机器的认知水平和对复杂环境的理解能力。 去年以来,整个视觉智能化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王耀南院士强调,机器视觉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广泛的应用。从工业检测、智能制造到卫星遥感等领域,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应用场景的驱动。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拥有30个专注于图形图像研究的专委会,其研究成果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国土资源等。

 他将人的视觉能力视为标杆,指出机器视觉的目标是模拟人眼,并最终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眼,实现“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大视觉模型:通往更聪明机器的未来之路

关于大视觉模型,王耀南院士将其与大语言模型进行类比,但指出了其数据的核心区别。

• 大语言模型: 以书本、语言、文字知识为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能够基于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回答,本质上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

• 大视觉模型: 则以各种图像,包括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的视觉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例如,医学大视觉模型可以利用器官、病变图像进行训练,未来有望实现如同医生一样看懂CT照片,并在患者就诊后,通过影像快速推理出病情。

 尽管如此,王耀南院士也坦诚地指出,当前视觉大模型与人脑的差距仍然巨大。但随着学习数据的增多、模型参数的优化,模型的规模会不断增大,知识储备也会日益丰富,其智能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聪明”。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算力瓶颈,加快计算速度,以支持更大模型的快速构建;设计更优越的模型架构,尤其要注重可解释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同时,还需要研究更有效的学习算法。

 王耀南院士最后强调,视觉大模型的概念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神经网络研究兴起时,就已经有了相关的探索。只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算力和算法能力的飞跃式提升,人们才得以构建更大规模的模型,并孕育出了大语言模型和大视觉模型。过去,受限于算力不足,所构建的模型规模相对较小。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2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