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PLC:驱动工业智慧升级的“大脑”,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2025-09-25 11:1530工业品商城

 每一年,全球都在为这个“大脑”投入巨额资金。单就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言,2023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攀升至令人瞩目的165.4亿人民币! 其中,面向不同需求的“小角色”(小型PLC)和“大咖”(中大型PLC)分别占据了80.72亿和84.68亿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而在这里,中国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其独特的风采。

PLC的“身材”与“智慧”:小巧灵珑 VS 强大全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PLC的世界,我们不妨将其“身材”和“智慧”进行一番区分。我们常常将PLC分为“小”、“中”、“大”三个级别,这背后不仅是其体积或I/O(输入/输出)点数的差异,更是其处理能力和应用场景的根本区别。

• 小型PLC: 它们就像是灵活的“小助手”,I/O点数在256以下,主要负责开关信号的简单判断和执行。它们身材小巧,价格亲民,更擅长单打独斗,服务于单个设备的精确控制。

• 中型PLC: 它们是“多面手”,I/O点数在256到2048之间,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胜任三角函数、指数等复杂运算,同时在通讯和模拟信号处理方面也游刃有余。

• 大型PLC: 它们则是真正的“智慧总司令”,I/O点数超过2048,拥有强大的多CPU配置,能够处理极其复杂的运算任务,并且能够协同管理多个“小助手”和“多面手”,构建起庞大而精密的集散式控制系统,为整个生产流程保驾护航。

 当然,这些界限并非一成不变,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正不断模糊着它们的边界,但这个分类模型,为我们理解PLC的功能层级提供了清晰的视角。

小型PLC的“中国崛起”:性价比与速度的胜利

 在PLC这个充满竞争的领域,中国品牌正在小型PLC市场掀起一股强劲的“国潮”。与国际巨头相比,国产PLC不仅在价格上展现出“超高性价比”,更在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定制化开发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PLC市场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中小型PLC,尤其是大量应用于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 的小型PLC。这些市场,例如纺织机械、包装机械、食品机械等,占据了整个PLC市场约75%的份额。而OEM厂商,由于利润空间普遍不高,对设备成本的敏感度极高。

 这就为国产PLC的异军突起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来货快、价格优、性能稳”,这“三驾马车”完美契合了OEM厂商的需求。消费者们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和高昂的成本,就能获得高质量的PLC解决方案。在政策的积极导向下,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小型PLC的国产化率已飙升至36.1%! 汇川技术、信捷电气等本土企业,犹如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PLC的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汇川技术为例,其小型PLC在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的7%跃升至15.4%,紧随行业巨头之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大型PLC的“攻坚之路”:技术壁垒与未来希冀

 与小型PLC的“高歌猛进”不同,在中大型PLC市场,国产力量的崛起之路则显得更为“艰辛”。国际巨头凭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海量的应用案例以及丰富的产品线,在中大型PLC领域拥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在汽车、冶金等关键行业,它们的产品几乎已成为行业标准。

 国内PLC厂商起步相对较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重心放在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小型PLC领域,并在那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而对于技术壁垒更高的中大型PLC,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仍处于**“布局”、“探索”甚至“刚刚起步”** 的阶段。即使是像汇川技术这样的领军企业,在投资者报告中也仅仅提及“正在布局”大型PLC产品。

这背后的原因多且复杂:

1. 可靠性是生命线: 大型PLC往往是整个生产线的大脑,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巨额的停产损失。用户对产品的稳定性有着“零容忍”的要求,这使得他们对替换现有成熟的国际品牌方案时,顾虑重重。

2. 验证难度高: 国产大型PLC需要海量的成功案例来证明其可靠性,而新产品的“案例背书”往往是最难获取的。

3. 研发投入巨大: 大型PLC的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时间周期,这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 性价比并非唯一导向: 与小型PLC不同,中大型PLC的成本在整个生产线总成本中占比相对较低,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更重要的考量因素,“绝对性价比”的优势在此体现不明显。

因此,目前的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中大型PLC市场的国产渗透率低于10%,而大型PLC系统的渗透率更是仅约为1%。这表明,尽管技术革新和本土化呼声日益高涨,但要实现中大型PLC的实质性国产替代,仍需时间、技术突破和大量的市场验证。

未来展望:智慧工厂的中国“芯”

 PLC是驱动工业智慧升级的核心动力。虽然在高端市场,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PLC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型PLC的强劲表现,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市场信心;而在中大型PLC领域,我们正在蓄势待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技术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的PLC将不仅在成本和效率上超越对手,更将在复杂运算、人工智能集成、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等高端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真正成为驱动全球智慧工厂的核心“中国芯”!


打赏 0
中国工业软件:呼唤“数字灵魂”,构筑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新篇章
在制造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中,工业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已从遥远的愿景,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这艘名为“智能化时代”的巨轮,正以强大的姿态,引领着全球制造业的新航向。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是解锁制造业潜能、构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中国已

0评论2025-09-251

南京:聚焦“智改数转网联”,全球智慧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近日,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主题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古都南京盛大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0余家展商,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现场展示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最前沿技术以及顶尖高端产品。此次大会在占地6万平方米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精心设置了工业机

0评论2025-09-252

全球通用减速机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输送机”成增长新引擎
2023年,全球通用减速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态势。亚太市场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出现4.8%的同比下滑,这一表现主要受到中国市场行情的主导。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不景气,直接影响了钢铁和水泥两大关键行业的景气度,而此前一度繁荣的锂电池制造设备市场也显现出降温迹象。尽管如此,基于下半年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市

0评论2025-09-251

重庆:大赛总决赛的理想“沃土”,助推工业互联网项目加速成果转化
位于中国西部腹地的重庆,正以其蓬勃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前景和日益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吸引着全国的目光。在此背景下,一项重要的赛事——聚焦于工业互联网的全国性大赛总决赛——选择将终极战场设在重庆,这绝非偶然,而是对重庆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为了最大化地促进创新项目成果的转化落地。项目孵化与产业融合

0评论2025-09-251

智造新纪元:重庆以工业互联网引领先进制造业崛起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重庆正以其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崛起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这场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正聚焦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这一切的核心,正是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引领:“33618”集群勾勒智造蓝图重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9-252

工业自动化“火眼金睛”:视觉传感器与激光传感器,谁是你的精准搭档?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自动化和机器视觉领域,为项目挑选最合适的“眼睛”,就如同在飞镖游戏中寻找红心,需要的是精准、灵活,以及对预算的精打细算。市面上,我们主要会遇到两大类的“数据采集官”——视觉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它们都肩负着从环境中捕捉信息的重任,但其工作方式、技术原理以及擅长解决的问题却截然不同,各自

0评论2025-09-252

智能浪潮奔涌:解锁机器人时代的无限可能
科技的潮汐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而来,重塑着我们的世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智能革命中,一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角色——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工厂车间日夜不息的精密协作,到家庭生活中无微不至的智能协助,机器人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推动社

0评论2025-09-252

拥抱未来:机器人浪潮下的无限可能
当科技的齿轮加速转动,一个全新的时代正悄然来临——一个机器人将我们从繁重、重复甚至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深入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从工厂生产线上精准高效的“手臂”,到我们家中忙碌的“清洁管家”,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它们的崛起,预示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也引发了我们对

0评论2025-09-253

工控机(IPC):工业智能化的“大脑”与“神经中枢”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简称IPC)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誉为工业现场的“计算机”,是实现数据采集、实时控制、远程监控和智能分析的核心设备。一、 何为工控机(IPC)?工控机,顾名思义,是专门为严苛的工业现场环境而设计的计算机。与普通商用电脑相比,工

0评论2025-0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