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的Sawyer命运如何?

   2020-03-13 工业品商城145
核心提示:资料显示,Carbon Robotics成立于2014年,同时开发硬件和软件,生产协作类机械臂。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累计融资5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多万元。其创始人为Rosanna Myers和Dan Corkum,均毕业于南方哈佛杜克大学,大学期间就联手创立了这家公司。并且纷纷中选过福布斯30 under 30。  秉承着把机械臂做到像电脑那样普及
    资料显示,Carbon Robotics成立于2014年,同时开发硬件和软件,生产协作类机械臂。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累计融资5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多万元。其创始人为Rosanna Myers和Dan Corkum,均毕业于“南方哈佛”杜克大学,大学期间就联手创立了这家公司。并且纷纷中选过福布斯30 under 30。
  秉承着“把机械臂做到像电脑那样普及”的愿景,Carbon Robotics生产的工业机械臂KATIA定价仅2,000美元。
  在产品易用性上,Carbon Robotics也下了很多功夫,KATIA的全称叫Kick Ass Trainable Intelligent Arm,意思是“超强大的可训练的智能机械臂”。作为工业级产品,它重仅1公斤,精度半毫米,活动范围1米,支持各种应用。要想让它执行定制的任务,在末端换上需要的工具,训练30分钟它便能学会一项新技能。
  它甚至不用用户会写代码,只要手动告诉它任务是怎样的,就足够了:每一个人——会编程不会编程,都可以轻易上手。另外,如果想做出更复杂更绚丽的功能,还可以借助KATIA的App进一步实现。
  除了软硬件产品,Carbon Robotics还希望进一步打造一个平台,就像苹果的App store那样。Carbon Robotics还曾透露过,通过KATIA提供的各种API,可以大大简化开发流程。在2016年,就已经有800多种贡献的技能了。
  而在人机协作的安全性上,为了让KATIA与人类和平共处,Carbon Robotics开发了一种传感器,还专门申请了:它可以从机械臂的任何一点,探测方圆50公分范围里,人类出没的情况。而且也相当智能化,需要人类参与的“训练模式”下,这种传感器会允许人与机械臂互动,与执行任务的状态有所区分。
  GGII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规模年均增速在5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增速。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截至2019年7月,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已超过100家,其中进入中国市场的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超过70家。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价格的下行,协作机器人的接受度将获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量产应用的厂商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协作机器人销量及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1年,销量将达18500台,市场规模将突破24.5亿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