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的重要缺失软科学明显不足甚至忽视

   2020-01-10 工业品商城113
核心提示:制造2025解决的是中国制造业向中产品的升级问题,以及伴随着发展带来的绿色要求,它不能完全解决顾客的信任和购买问题;互联网+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的率以及快速响应顾客要求的能力,但它解决不了顾客的认知问题。怎么办?中国制造在向中国智造升级的同时,应关注智的另一个纬度,即社会科学在提升营销能力和品牌方面至关重
      “制造2025”解决的是中国制造业向中产品的升级问题,以及伴随着发展带来的绿色要求,它不能完全解决顾客的信任和购买问题;“互联网+”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的率以及快速响应顾客要求的能力,但它解决不了顾客的认知问题。怎么办?中国制造在向中国智造升级的同时,应关注智的另一个纬度,即社会科学在提升营销能力和品牌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对营销的理解可分为推销阶段,渠道阶段,终端阶段;简而言之,总体上就是通路为王,但我们在“营”的应用上十分欠缺。大师们说过,营销的目的是让推销和销售成为多余。但我们企业在销售促进方面着墨太多,而在“营”上不敢倾注太多精力,这也是国人对国产品牌不敢信任,没有较高忠诚度的原因。而一些品牌在出了问题之后应对能力极端低下——这也是软科学能力匮乏的表现——也造成国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度愈发下降。
  当然,营销并不排斥产品的进步,也包括了服务的体验,与当前重新崛起的“产品为王”思维并不矛盾——后者只是对前期产品被过度忽视的反动罢了。营销的结果是创造认知、信任和忠诚,其中后两者至关重要,但大多数中国企业只停留在认知这一层面上。这些企业急于追求速度与规模的增长,不夯实产品,企业管理以及营销能力的不足,造就一大批伴随着中国高速增长而速成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在诸多方面缺乏免疫能力,一遇到些许寒风就得重症,甚至丢掉性命。
  所以,如果没有这些软科学在企业经营中的大量应用,让企业生长出真正的智慧,那么“中国智造”仅靠“两化融合”,引入大量机器人,或互联网+,是很难拥有真正强大的企业的。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一大批中国制造的智慧服务企业纷纷被互联网大潮和企业的短期诉求牵引,成为企业的销售合作伙伴,或者转型从事电子商务。他们越来越不愿意成为被甲方肆意蹂躏的智力劳工。这些机构的从属地位没有国家予以强行规范,只靠甲方企业的良心与自觉,才能有幸福降临。
  长此以往,中国的制造企业将越来越缺乏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能力,因为,没有了智慧服务业的兴趣,中国智造和中国品牌的兴趣是一句空话。
  建议中国政府加紧制定“营销&品牌强国计划”,大力扶植广告、营销、品牌、战略、培训、市场研究、社会学、工业设计等相关智慧营销服务产业的发展,否则只靠所谓的电商产业园只是饮鸠止渴,靠所谓的微商促进只是权宜之计。
  由于缺乏规范和有力扶持,这些行业企业处于恶性竞争和甲方挤压的双重危境中,一些广告公司靠返点生存,一些营销机构为生存不惜零利润打工,更多的甲方企业所谓的竞标只是一味压低价格,这种短视的行为造成的将是未来整个营销智慧服务业生态的恶化——其结果将在未来大大延缓中国品牌在世界崛起的进程。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