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表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就是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构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制度优势,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他认为,这个过程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面对困难和机遇。,以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主的制造业成本上升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第二,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很难解决。第三,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在新技术体系推动下的新的发展机遇,这个阶段将可以和蒸汽机、电动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媲美。
在杨学山看来,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制造的核心还是中国制造,还是要生产出满足需求的各种产品,要有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说到底有国际竞争优势。他表示,企业要从本质上理解它,而不仅仅是考虑:互联网来了,企业应该怎么办;更不要把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对立起来,那不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制造,不是两化融合。
杨学山建议,每个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调整战略,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一个个制造业企业在实际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制造从大国走向强国才有基础,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制造是由一个个企业实现的。
“由于信息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结合,我们原来所习以为常的各种方式正在变化,而且必须变化,不变化就要落后,就要挨打。企业是提供产品的,产品如何增加智能元素,智能元素的产品提高它的附加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他说,制造工艺中,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造的流程。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在变革,而商业模式的变革使企业原来的竞争力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下,创新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成为创新力量的主要来源。企业要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将自身创新的1变成10,变成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