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承德市政协委员、承德兆通物流董事长张晓丽说,“现代物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助推器,更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区域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
现代物流园区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不仅对衔接生产和消费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而且通过物流企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整合。张晓丽认为,“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节约土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文化旅游服务功能的充分释放。”
此外,现代物流大的特点是发展快,自成一家,缺乏标准化意识,这就导致推广实施难度困难。
对物流是否需要建立标准化之路,相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专家学者,均有不同的看法。然而,除此之外,有三种声音表达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痛处。
“很重要”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就企业的运营层次而言,物流标准化,不仅是促进企业完成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同时,它还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具有重大的决定性意义。
“很艰难”
“拥有合适的标准”和“合理的实施标准”是实现物流标准化的两个基本条件,遗憾的是,这两个条件在我国现有环境下的状况,都不尽人意,从而导致物流标准化的推广与实施艰难异常。
“很期待”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有益而期盼,物流标准化对社会、企业而言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各相关方面均期待实现标准化后所带来的收益;二是因暂未实现而期盼和努力,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仍有较大差距,物流标准化方面的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随着物流行业快速的发展,暴漏出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走标准化道路是否能够行得通,这还有待考量。目前,现代物流已经保持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但是,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企业经营困难,产业合作商还有很大的空间。这就需要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才能取得应有的产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