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早期的电站运行情况,江西省某知名企业的项目电站负责人连连摇头。他说:“2012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一段时期后,经常会出现发电不达标的情况,但是原因无处可寻,还频繁出现报警,其中很多属于误报警,时间长了,运维人员也放松了警惕,有时真的故障预警却被忽视了,导致发电效率低下,还经常出现系统长时间停机状态,电站发电量很难保证。”
为了彻底解决当时赶工期留下的痛点,该企业负责电站运营的部门决定对电站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深入调研,比较国内外电站效率提升解决方案提供商,终选择了晖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该电站进行技改,“经过对技术先进性、产品安全性、系统可靠性、服务专业性、收益保障长期稳定等方面的考量,和几次深入的技术交流后,我们发现除了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含金量和专业高度外,晖保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强,对市场前景的把握也很,相信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电站的长期稳定收益。改造后电站的数字化系统不仅已满足正常运行的指标和要求,而且,其提供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超出预期的实现电站运营的减员增效,我们人员运维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减少了,还实现相当大比例的额外收益!”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得知,由于电站建设在工商业企业的建筑物屋顶,用电采用完全自发自用,因此建设的初衷和目标除了获得补贴之外,更多的是考虑采用自身厂房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达到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投资品质和后期运营,几年的发电收入基本达到预期,以华东某集团50兆瓦金太阳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于2013年,自并网发电以来,年平均节约标准煤约15000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约15000吨。目前项目整体的运行效果良好。
此外,还有些电站经过资产处置,实现了资源重新整合利用。部分建成后发电效率低下的低品质电站成为鸡肋,终通过折价估值被业主低价售出,电站收购方或通过资产重组,或通过技术改造重新整改电站。“很多收购进来的此类光伏电站都存在严重的设备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为使电站正常运转,实现良好收益,在设备更新、技术整改、运维方面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一位曾收购过华南某光伏电站的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