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等四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但目前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仍是国外的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等“四大家族”。
显然,争抢机器人产业市场正成为各地共同的选择。到目前为止,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广东和重庆等国内10余个省市,都已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墙内开花墙外香。省内某不愿具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华科凭借机器人核心技术拿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当年,国内基本是空白”。
尽管我省机器人研发实力雄厚,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研发高校扎堆武汉,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全国。但湖北机器人产业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一些中部省份。公开资料显示,去年,我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总值在5亿元左右,整体规模与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和山东等地存在不小差距,“尤其缺乏行业龙头企业”。
这是因为,湖北工业机器人研发成果和龙头企业正在外流。记者采访了解到,湖北的不少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与外省市合作,湖北的技术去外地转化,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成果应用在了江苏昆山一家企业;华中数控(300161,股吧)则在重庆设立机器人公司。
据悉,目前,我省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襄阳和孝感等地,一批骨干公司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但企业规模依然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