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三个角度阐述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关系:首先,从应用成熟度看,在今天无论卡口、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是对图像和视频数据进行语意化和结构化处理成熟、完整、应用深度深的领域。智能交通可能是现在新兴技术和应用领域里,突破数据应用瓶颈的一个技术领域;其次,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先在智能交通里落地,智能交通也必将整个智慧城市各个子模块的技术潮流和走势;后,从使用者与应用者关联的角度看,交通的智能化,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骑车、驾车、公交出行的感受。每位市民都能够有非常好的交通秩序体验,这一点就需要智能交通的技术方案去支撑实现。
因此,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大概念中重要的实践,甚至在特定时间周期里,智能交通就是智慧城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走向现实的突破口。
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速,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在全国上百个地方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根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起草并上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交通被列为十大领域智慧工程建设之一,将深化城市智慧化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已突破十亿元大关,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投入规模也已经过亿,智能交通领域呈现出“遍地开花”式的兴建热潮。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经历过2014年的快速发展,在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将提升至一个新阶段。随着世界智能交通系统将进入到一个创造新一代移动社会的这样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产业遇到两个机遇。一是加快城镇化发展,二是建设智慧城市。当前,国家力推的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给智能交通带来了诸多政策利好。城镇化快速推进对智能交通需求十分迫切。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城镇化率将上升4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8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给智能交通行业带来增量市场。
我国政府已经将智能交通作为未来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伴随城市智能交通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确保运输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国务院提出将科技支撑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的原则,在未来5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来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智能交通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部将智能交通列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同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纷纷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投资的力度。因此,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投资将呈现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
如此一来,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但从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内部结构来看,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整合与服务以及信息发布这三个环节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还是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的发展。一方面,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是整个行业的前置环节,它的变化与发展撬动了整个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数据种类多少、效率高低、准确率高低都决定了智能交通行业具体产品应用的可行性与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