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两大因素:个就是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如果关键零部件不是的,我们做不出的产品。第二点就是劳动者是不是敬业。
在中国有很多产品讲究精雕细刻,这些产品在小规模生产的时候质量能够保证,但是一遇到大量生产,质量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世界上认为中国制造是中低端制造。但是,如果用机器代替了人的重复劳动,可能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原机械部副部长沈同曾经说过,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好好做。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要靠数字化网络化的机器来代替人从事重复性的劳动,二是要培养敬业精神。
如此说来,“机器换人”势必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浙江、广东等省份都宣布启动“机器换人”计划。以广东为例,未来三年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将达9430亿元,并将推动1950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五大领域加速商用化进程:语音识别、图象识别、搜索优化与数字营销、智能驾驶、数据服务,特别是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结合,让很多工厂可以提供智能产品。果说数字化网络化是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开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成为这次变革的高潮。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官罗军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更多新技术进一步成熟,机器人将变得更加聪明,在很多领域、很多场合都能承担更多工作,成为人类重要的助手和工具。罗军认为,人类与机器人将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过程。
尽管机器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类劳动力从事大量工业生产活动,但是对这些机器人的监管仍然少不了人类的参与。然而,现在不少工厂的情形是,工人已经逐渐换成了机器人,可人类技师却还在用传统的方法监测这些机器人的工作情况,显得极不协调。而且,工厂用机器换人的一大原因是人类劳动力不及机器效率高又成本低,但是,完全用机器取代人工,所耗费的成本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时候,人机协作就显得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