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展望中,较为保守的应当是WSTS,预计增长率为3.3%;Gartner为乐观,将增长率从原本的4.7%上修至7.2%,预计总市场规模可望达到3641亿美元。同样上修预测数据的还有ICInsights和IBS,分别预测增长5%和4.6%。Semico Research、德意志银行和台积电的预测则分别为5.3%、5%和4%。 伴随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市场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半导体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与价值正在不断提升。
根据WSTS资料统计,201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全年总销售值达3,389亿美元,较2015年成长1.1%;其中分国家与区域来看,2016年美国半导体市场总销售值达655亿美元,较2015年衰退4.7%;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323亿美元,较2015年成长3.8%;欧洲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327亿美元,较2015年衰退4.5%;而亚洲地区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2,084亿美元,较2015年成长3.6%。
其中,亚洲地区的销售成长有很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市场的力道。 过去中国IC芯片行业被人称为“两头在外”的处境,一方面制造自给率不足、销售主供海外,然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发展纲要”之后,IC设计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真正的“中国芯”正在逐步崛起。
2016年第四季,亚洲地区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571亿美元,较上季(16Q3) 成长4.7%,较去年同期(15Q4) 成长15.2%。其中,中国大陆市场销售305亿美元,较上季(16Q3)成长7.4%,较去年同期(15Q4)成长20.4%。
从数据看,中国的确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推动力。但要想长久地撑起这一片天,中国半导体还是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国际竞争挑战增长、缺乏有经验的人才资源和产业生态系统亟需完善等。
而产业虚火过旺是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自2014年国家推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超过1300亿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后,产业资本踊跃跟进,各地方政府纷纷上马新项目,已经宣布的地方基金累计规模已近5000亿。产业形势和舆论上一派欣欣向荣,俨然“赶超英美”。 但事实上,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还没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上海兆芯副总裁傅城在论坛演讲中表示,中国确实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但在核心领域缺乏竞争力,制造业有规模但质量不佳,技术上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3代(即5-8年时间);在装备材料领域,似乎仅有中微半导体引起海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