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务员”适合做些什么?

   2019-11-12 工业品商城159
核心提示: 据英国媒体报道,日前日本多摩市正在举行市长选举,这可是当地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候选人海报中,赫然出现了一个机器人。据了解,该机器人名为松田达人,其竞选宣言是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平衡的机会。此外,松田达人还表示,愿意在做出决策前充分倾听民意,合理解决市民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松田达
  据英国媒体报道,日前日本多摩市正在举行市长选举,这可是当地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候选人海报中,赫然出现了一个机器人。据了解,该机器人名为“松田达人”,其竞选宣言是“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平衡的机会”。此外,松田达人还表示,愿意在做出决策前充分倾听民意,合理解决市民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松田达人是由日本移动公司副总裁松田彻三和谷歌日本前员工村上令夫两人所控制的。这两位技术大咖为这个机器人设计了一个竞选网站,并发表了一番政治见解。很显然,机器人的背后是人,而非自主意识的体现。   
     其实,在此之前,新西兰的一位机器人“公务员”就已经赚足了眼球。据外媒报道,该机器人名叫“萨姆”,由一位新西兰企业家所创造。“萨姆”能够回答市民提出的有关住房、教育和移民的问题,而且其自己曾“表示”,在做决定时将会考虑每个人的立场。这样的表述与松田达人很相似。   
    “萨姆”的创造者格里森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的政治模拟实践中有很多偏见,世界各国好像都无法解决诸如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平等这些根本问题。”格里森预计,萨姆或能参加下一届新西兰大选。   
     如今,机器人应用越发广泛,涉入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金融、电力、教育等主要行业。而现在,机器人又开始向公务员岗位发起冲击,甚至参选政务官,这无疑让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动向更为关注。   
    一直以来,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全球各国都有警惕者认为这种趋势或带来不可预估的隐患。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机器人的发展没有约束,在高度智能化后被用于军事目的,或者被黑客控制,或者产生自主意识,那么后果都是难以预料的。   
    虽然说这种观点较为悲观,但是对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研发创新、实际应用进行规范和控制是必要的。早在2016年,微软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Tay”就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歧视性言论,以至于该公司不得不中止了相关实验。   
    可见,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被“带偏”,产生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偏见,这背后受到人类的影响是主要原因。说到底,机器人还无法有意识地摒弃一些“糟粕”信息,也无法完全识别什么是该做的、该说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该说的。就算未来智能化、自主化程度不断提升,其依然会受到人类的巨大影响。   
    “萨姆”的创造者格里森也承认,人工智能并不,因为经常会把他们的偏见写入人工智能项目。   
    所以,我们必须发问:机器人真正靠谱吗?机器人“公务员”和机器人“政治家”们又靠谱吗?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应用都必须要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更别提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未来人类社会的普及度和影响力可能将是的。无论是对于机器人本身,还是对于机器人背后的控制者,特别是对于有可能危害机器人合法使用的人,必须要有法律予以制约,要有标准予以规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