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中国金属3D打印公司西安智熔推出了中国电子束金属3D打印系统ZcompleX 3,其中重要的是60KV / 15Kw的电子枪,可产生金属焊接电子束。该电子枪采用了“EBVF3矢量技术”来确保稳定性和方向精度,拥有很长的阴极寿命,以此保证安全性和操作的一致性。据了解,ZcompleX 3系统由一个高压电源、一个数字控制系统和专用软件组成。
4月,美国3D打印初创公司Desktop metal推出两款金属3D打印系统:DM Studio和DM Production,据说二者涵盖了从原型到批量生产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能提供更快的生产速度、更高的安全度和更好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有望颠覆传统金属制造工艺。其中,DM Studio被誉为首款可用于快速成型应用的办公室友好型金属3D打印系统,它可在办公环境或工厂车间生产复杂且高品质的金属3D打印部件。
11月,Desktop metal宣布将接受Studio System的国际预定。据说其价格是同类金属3D打印系统的十一分之一,由1台3D打印机、1台分离机和1个烧结炉构成。用户可通过它3D打印复杂的金属部件,经济而。宝马成为首家收到该系统的国际客户,宝马还将参与Desktop metal公司的技术评估。
3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与伍斯特理工学院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金属3D打印工艺——直接金属书写。该工艺涉及将一种金属锭加热至半固体状态,然后将其从喷嘴挤出。挤出力使得这种剪切稀化材料液体足以被挤出,但当其被静置时,会表现得像一个固体并随着材料的冷却而变硬。据介绍,该方法减少了置于3D打印部件中的氧化物和残留应力。
4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3D打印金属太空织物。这种金属织物坚固、可折叠、可反光,具有高耐热性,能用来制作太空服或航天器的护罩以及绝缘体,以保护航天器免受陨石等物体的伤害,甚至可用于从星球表面捕获、拾取物体。
6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学院开发出可自动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金属3D打印粉末的机器视觉技术,准确率达95%以上。该技术可大大加快并改进金属3D打印件的测试,有望于5年内普及。
同在6月,瑞士科技公司Cytosurge开发出新型Fluid FMμ3D打印机,能突破性地制造出几微米的金属物体,其尺寸比人类头发的直径还要小。这对化学、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以及其他开创性应用的研发大有裨益。Cytosurge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致力于推动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单细胞生物学的进步。 8月,澳大利亚SPEE3D公司研发出名为LIGHT SPEE3D的3D打印机,采用超音速沉积技术,据说打印速度比其他金属3D打印技术至少快一百倍。该设备可在十分钟内完成基本金属零件的3D打印。
10月,奥地利格拉茨电子显微镜中心、格拉茨大学以及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大学进行了一次联合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直接写入技术,可以按需3D打印纳米级的纯金属结构。该技术能够在任何形状或材料上进行3D打印,而无需使用掩模。这些纳米级的微小结构有助于改进传感器、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和光源,也可以改善等离子体激元的传输。
11月,荷兰大能源研究机构ECN展示了一种名为“直接多金属打印”的金属3D打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粉末床熔融和一种新工艺,优点多多,包括致密化过程中的低内应力构建,从而导致低残余应力和高分辨率;均匀的微观结构,导致无退火的高质量材料性能。ECN表示,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
12月,美国技术研究公司Concurrent宣布获得“使用来自气态金属增材制造”的zhuanli。Concurrent表示,该技术使制造薄壁金属部件成为可能。据介绍,这是生产复杂形状和无缝金属部件的理想工艺,是使用其他类型的增材制造工艺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