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一场名为新零售的革命在中国兴起,后逐渐蔓延至全球。随着新零售概念的逐渐落地,一批互联网巨头加入到这场零售变革中来,同时,传统的实体零售店也顺应着时代发展之大势,开始进军线下无人自助领域。
值2017年年末,京东便送上了一份“年终大礼”。2017年12月30日,首家社会化运营的京东X无人超市在烟台大悦城正式开业。不需要准备现金,也不需要排队,更没有服务员,在京东X无人超市,消费者刷脸就能购物,科技感爆棚。
随着2018年开年钟声的敲响,阿里又打响了新年枪。近期阿里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纳入新零售体系。据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介绍,目前阿里已经形成了新零售的四路大军,吃喝玩乐已成为口碑的主战场。 后续发展仍面临重重挑战 线上红利的消失、移动支付等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成熟、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多因素相作用,使得新零售这一全新的概念得以在2017年便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这不免让人为新零售的后续发展而担忧:新零售是否将面临市场泡沫破裂的危机?大规模的集中爆发是否会导致后劲不足而半途夭折? 其实,就目前新零售的现状而言,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就无人零售而言,没有售货员引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亲切度,购物体验有所影响;另外人脸识别等技术尚未成熟到完全自主化的程度,导致无人零售应用意外频出;此外,像场景设置方面,也是消费者目前比较关注的方面。 不得不提的是,运营成本也是新零售变革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等形式大幅削减了其人力成本,但是为了保证无人状态的运行,必须投入多项“黑科技”,相对于人力成本而言,RFID、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技术的投入体现出无人零售的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