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计算过,一个集装箱货柜从成都运到上海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基本与从上海运到美国西海岸等同。”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健说。两年前,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商曾就一个出口加工投资项目与成都市深入谈判,最后却功亏一篑——德尔福方面最终将此项目设在了东部沿海。蒋健认为,除了产业配套能力欠缺等因素外,放弃成都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物流成本太高。
要建设智能化航运,数字航道建设是首要前提。作为我国数字化航道建设“第一个吃螃蟹”的单位,南京航道局舍得花钱、花精力从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我们是自筹的资金,仅科研投资就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如果再加上设备投资,对于我们局来讲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胡建新告诉记者,“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交通部上千万元的专项拨款。”据悉,作为数字航道的核心和基础平台,电子航道图江苏段的建设已在上个月完成,南京航道局还在此平台上开发了水位遥测遥报系统,航标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应用系统,其工程可行性报告也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作为试点,数字航道的基本功能已经可以应用到南京航道局内部的航标工作船、航标维修船与海上巡逻船上,这些船舶都配备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以及显示电子航道图的电脑设备,可以说南浏段数字航道已经初具规模。当然,要在深度上开发数字航道的能力,在广度上推广到其他船舶,都将需要进一步投入。交通部为此做出了为“南浏段智能航运示范工程”的完善投资4320万元的决定,正是南京航道局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前瞻性,使这300多公里的数字航道成为我国信息化水运航道建设历史上国家拨款的第一个工程。
美国电子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尽染指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区市的物流硬件条件其实已有长足进步,但目前西部物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强调硬件设施而忽略了物流软件条件的改善。她认为,西部物流条件的根本改善,必须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信息建设、市场开拓等物流软件条件的改善,要跟上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
一些跨国公司更从中看到了商机。从事海运业的丹麦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彦辞表示,马士基将在未来几年致力于潜力巨大的西部物流业,帮助西部企业提高效率,实现更加迅猛的发展。他建议,政府可从土地许可、鼓励物流仓库建设等具体方面入手,逐步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