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模具行业,高档设备几乎由国外品牌所统领,而中低档设备,台湾机床的份额很大。除了汉川机床、杭州机床、大连机床几家以外,真正在模具行业叫得响的国内机床企业为数不多。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合适的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不能太小,否则容易产生短路,也不利于冷却和电蚀物的排出;放电间隙过大,将影响表面粗糙度及加工速度。当切割厚度较大的工件时,应尽量选用大脉宽电流,同时放电间隙也要大一点,长而增强排屑效果,提高切割的稳定性。
一些国际知名机床企业如日本的牧野非常重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而森精机也改变原来只注重欧美市场销售的历史,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模具市场,他们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就是为模具生产准备的。
国内机床企业为何不热衷生产模具设备
据了解,2004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达到530亿元,增幅为18%,模具制造水平有较大提高,理应带动先进加工技术设备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国产机床厂却任由国外或台湾生产的机床长久地占据着中国广阔的模具市场,而不是与模具行业同步发展,抓住时机,吸引模具企业的眼光呢?
“我在对国内模具企业的参观中发现,他们不愿意使用国产数控机床装备,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可靠性较差,常出问题,二是服务不及时。”曹延安在解释国产机床在模具装备市场的缺席时如是说。
而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秦珂介绍,目前国内模具企业使用的机床一般可以分为电加工机床和金切机床。其中电加工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比较高。但金切机床则不然,因为模具用的机床对加工技术要求比零件加工更高,比如在数控系统、传动设备、精度参数等方面,这就给国内机床企业的研发和设计带来较大困难。另外,由于生产模具设备需要机床企业加大投入,同时还需要调整生产线才能达到模具生产的要求,这也是许多国内机床企业对于模具市场并不是很热衷的一个原因。
而近几年机床行业良好的宏观走势,也使国内机床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暇顾及模具市场。2004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032亿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39万台,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年产量为51861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很多企业反映“生产任务十分繁忙。”从一些调研数据还可以看到,机床行业生产任务基本饱满,工人加班加点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机床厂只能完成订货量的60%。
一段时期内,机床行业主要企业订货、生产、销售形势看好的情势不会改变,而模具企业一次性合同金额小,不像一些企业一次就有十几台的批量订单。在这种情况下,机床企业认为对模具制造设备的投入产出比偏小,不愿意花功夫投产也在所难免。
“我在和一些机床企业领导的接触中发现,他们确实在关注模具市场,但行动力度略显不足;也有的是因为目前工作实在太忙而无暇顾及这一领域。”秦珂说,“目前,国内金切机床生产企业有500家左右,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有150家左右,有能力做模具数控设备的也有30家左右,但进入模具市场的机床企业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数字,这实在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