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一生产环节的机械作业,发展到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在发展产中机械化的同时,进一步向产前生产资料的准备、产后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延伸。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更加关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命题,在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技术、智能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装备的技术含量、性能和质量,基于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本世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技术之一。
胶印机还在印刷功能上不断改进。经改进和加装部分部件.就可以印刷瓦楞纸板。经改进和加装uV干燥装置,就可以印刷UV印件。胶印用水性油墨不久也将进八实际应用.这将是胶印刷的又一个进步。
凹印.墨色饱满有立体感,在各种印刷方式中.印刷质量是最好的,并且印刷质量稳定,印版寿命长,适合大批量印刷。凹印可印刷极簿的材料.如塑料薄膜。但凹印制版复杂、价格高.其含苯油墨污染环境,这两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凹印的发展。特别是大批量印件的减少.短版同时要求低价的印件大量增加.使凹印不断丢失市场。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凹印在印刷领域所占比重将逐年下降,即使在包装印刷领域也呈下降趋势。
在美国的软包装印刷市场,凹印只占10%.并在不断下降。在我国的软包装印刷和烟盒的印刷中.凹印占有重要位置。已引进凹印机200多台套.某些地区引进凹印机过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这是在我国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
由于技术的进步.凹印机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凹印版计算机直接制版(OTP)的应用和凹印用水性油墨的逐步推广,使凹印工艺的两大难题逐步解决。随着凹印重要问题的解决.是否会扭转凹印工艺的下降趋势,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发展实施可持续农业战略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实际上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资源配置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负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任。
农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地、水和环境。适应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应该做到:一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二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三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因此,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工程技术、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等将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1.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
3.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4.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工程技术
5.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
6.农用航空技术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农业布局,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是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技术
2.农产品加工技术
四、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含量
入世后,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发生着重大变化。首先,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农机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更趋激烈;其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逐步接轨和融合。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应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同时,一要消化吸收国外农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基础件等共性技术,实施工艺创新,推进工艺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二要更广泛融合现代液压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 方向快速发展;三要力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拓宽外向型经济领域,提高竞争力。
五、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体系
现行的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体系,基本上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和计划经济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市场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尽快建立能灵活、快速地反映现代化农业市场经济要求的标准体系,是新阶段标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采用国际标准为中心,按照依法管理、增强竞争力和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调整标准体系、结构和功能,在标准制订中以安全、卫生、环保和现代化农业技术为重点,促进农机产品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