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电视监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的需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应用模式上,技术上和观念上要有突破,视频监控技术正在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当前的形势将极大的促进这一发展过程。许多城市和地区准备建立大型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的数量大,监视的范围广。利用传统的方式和技术,信号的传输成本较高,但是网络却无处不在,而且带宽越来越宽。利用网络来传输视频信号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一个大系统可以得到大量的图象,如果还是用人观察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效果很差,除了效率低之外,图象信息的利用也不充分,采用自动的分析图象,发现有用的信息并立即处理(例如告警)。这是智能化的基本出发点。
鲍云樵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公斤标准煤创造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约2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水平高4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工业部门多消耗标准煤2-3亿吨,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1/5。
——能源开发浪费严重
能源利用效率低还突出体现在矿产开采过程中。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白宏说,按国家《煤炭工业技术规范》要求,矿井采区回采率最低不应小于75%,但现在陕西省没有一家煤炭企业回采率达到规定要求,该省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不到30%。这使得从储量上看能开采上百年的煤矿实际上仅三、四十年就会开采殆尽。
视频监控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展。视频监控技术的“三化”趋势和上述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应用,市场上已经有了网络监控的各种产品,如网络摄象机、网络矩阵等,网络上的视频业务已经很普遍。必须指出:这些系统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它们的图象看起来还有明显的延迟、跳动,也不够清晰。
最近一些公司推出的视频内容分析设备具有越界探测、定向运动探测、出和入的管理、移动探测、静止(丢弃)探测、流量(人物)计数、速度异常探测等功能,可以初步的实现以下应用。
发现一个可疑的人游荡在安全管理的区域(停车场、设施周围),发现一个人对防护目标有特殊的关注或异常的行为;
发现一个来历不名的物品较长时间的出现在安全区域(公共场所、大桥下),特别是从移动目标上分离出来的物品,较长时间的处于静止状态,发现防范区内的物品增加或减少了;
发现监控目标(监房中的人犯、行驶的车辆)较长时间出现异常的状态(较长时间静止或运动过度);
监视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消费者的人类学统计数据,通过对目标的分类和统计,提前判断可能出现的拥堵,对销售趋势做出预测;
用于测量交通流量,对城市交通状况做出整体的、趋势性的预测,作为交通信号系统、指示系统、诱导系统的基本输入参数等。
目标识别也有了试验系统。在一些可以限定条件(光照、方位)的环境下,建立图象识别(面像、步态)识别系统,发现受控对象或可疑目标的出现。
技术的进步是一步一步的。但一个重大的事件带来的机遇、产生的推动力会极大地激励和催化技术的进步。视频监控技术正处于这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