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机械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近1/4。但业内人士今天指出,济南机械制造业要想实现快速腾飞,需突破四大“软肋”的困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 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 L-3 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 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应用现状
第二,投入太少,致使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年,济南机械制造业每年都有一些投入但都不多,小打小闹多,大手笔少。全省机械行业每年技改投入300个亿左右,济南占的比例很小。据统计,“十五”期间,一机床、二机床、济锅、志友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市属企业投入加起来不到2个亿。哈尔滨一个水利发电机厂两年内投入10亿元;潍柴建设一个工业园计划投入14个亿。
第三,产品结构调整较慢,这些年济南机械制造企业多数没有跳出原来的产品格局,最多的是在型号上调整,在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缺少大的突破。不少企业靠吃老本过日子,守着几种老产品过了多年。目前,国内机械产品种类有5万多种,我省有1万多种。举个例子,现在全省纺织行业使用的高档机械设备几乎都是进口的,用于轻工、化工等行业的小型自动化设备也很紧缺。济南有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包括一机床、二机床、重汽),不少企业技术、工艺、人才、设备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备,完全有能力尝试开发这种专用产品。
第四,利用外资少。伴随国外资本而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成长得更快。济南机械制造业整体外向度不高,不善于借用外力,也影响了发展速度。
“济南未来的优势在工业,而机械制造业是工业优势所在,也是发展潜力所在。”刘卫东建议,今后济南应该紧紧围绕三个产业链即机床、汽车、发电输变电设备发展机械制造业,建设两大零部件工业园区。其中一个专门加工机床配辅件。从国外机床业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基本上大的机床厂都沿用了主厂搞设计、产品组装和市场开发,中间加工环节放到零部件厂去做的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程度,使企业从现在的全能型变为专业型。如果有四五十个零部件企业支撑,济南机床行业发展自然就快了;另一个是围绕重汽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厂,打造汽车零部件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