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需加快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

   2019-07-17 工业品商城130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城网、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在供电可靠性和供用电指标已有很大提高的基础上,要继续提高供用电质量水平,提高对电力用户

随着我国城网、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在供电可靠性和供用电指标已有很大提高的基础上,要继续提高供用电质量水平,提高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实现配电自动化是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20世纪70年代,开展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研究,初步摸清重点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针对失效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当时推广了“七专”产品,即军事装备可靠性“七专”反馈闭环控制管理方法,也就是“专批”、“专技”、“专人”、“专机”、“专料”、“专检”、“专卡”,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为军事装备的航天电子设备配套。同时开展声表面波技术、微波铁氧体、混合集成电路的研究。

  配电自动化建设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大多数都是在高压配电网(35千伏以上)层次上进行的,而在配电站自动化(配电房这一层次)的自动化问题上,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电网投资密切相关,据统计数据表明,电力自动化产品的市场容量通常为电网投资的5%-10%。有关专家日前表示,到2020年,中国可将1亿千瓦时左右的电力从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输送到电力供应紧张的中东部地区。这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输配电企业将迎来新的一轮高速增长期,这也给配电自动化行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许多企业只是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对配电自动化工作进行试点,配电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这表明潜在市场还很大。尽管如此,企业在试点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国内产品的质量水平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因而不能稳定可靠运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配用电自动化终端产品在型式检验和国家监督抽查中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工作温度达不到要求、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安全性能差。一些小型企业,产品设计不到位,制造技术不成熟,产品的安全性能差。由于产品设计中考虑不周,使产品在工频、冲击耐压试验后设备损坏,在现场运行中将会引起配电线路故障、影响安全。一般有一定生产能力和经验的生产企业都能较好地重视工频和冲击耐压的安全要求。

  我国的自动抄表市场更是苦不堪言,到目前为止,计算起来大概发展了有10年的漫漫长路,投资者与用户已经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了,综合起来有两类产品:集中抄表系统和IC表。产生了几百家专门制造IC卡表和集中抄表系统的企业。但真正使用很好的系统很少,大部分的系统使用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技术有一定的进展,但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市场起起伏伏、停滞不前。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挂网运行的国内各类自动抄表终端高达数百万台,但效果并不是很好,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设计生产企业的状况就更惨,不少企业由于后续资金跟不上,有的倒闭了;不少企业由于抄收不稳定,产品价款无法回收,大量资金积压,有的竟高达一个亿。

  政府应加强质量监督,优化市场,不断淘汰无生产能力的不合格的小企业;生产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产品;使用单位应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有一定实力的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部门根据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共同努力,提高配用电自动化终端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推动配用电自动化的实用化进程。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先进的产品一定要先考虑到技术对终端用户的实用性,有很多企业只看到当时的利益,有短期市场就立即上马研制生产并无前景的产品,导致最终亏损,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理智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实现配电自动化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便于与国际接轨。而且,配网可进一步实现更高一级的控制及管理功能。但是配电线路自动化的开发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难度、长周期、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如何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网络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多快好省地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还需专家及广大技术人员积极探讨,努力推进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效益。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