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时尚世界里,传统的服装生产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动辄上千件的起订量、长达半个月的交货周期,让许多中小商家望而却步。而如今,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正在悄然兴起:100件起订,7天交货,个性化定制成为常态。
这就是“共享工厂”所带来的变革。
“新制造听起来高大上,但对于商家来说,它就是一家聪明灵活的工厂。” 犀牛智造平台CEO伍学刚一语道破了“共享工厂”的核心价值。它能够承接小批量、高频率的订单,满足中小商家,尤其是新兴网店品牌的个性化需求。
几个月前,知名网店“烈儿宝贝”通过犀牛工厂定制了一批星座T恤,仅需生产5000件。在传统模式下,很少有工厂愿意接手这样的小订单。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直播预售之后,“烈儿宝贝”又加急追加了一个200件的小订单,犀牛工厂也能按时按需完成。
按需定制:大数据赋能下的精益生产
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快速交付,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社团团建,还是公司活动,定制个性化的队服或文化衫,早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在“某宝”上,只需花费少量资金,就能享受到设计、制造、配送一条龙的服务。
然而,只有在大数据和大型平台的支持下,精准地消化库存、“以销定产”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共享工厂”将销售端的数据直接与设计、生产端打通,能够准确预测某款单品未来一个月的销量。消费者需要什么,网络热词或爆款产品诞生后,第二天就能在网上买到类似的衣服。
目前,已有200多家网店中小商家、直播主播加入了“共享工厂”的产品链条,共同分享着这一创新模式所带来的红利。
“共享”的价值:降低门槛,释放创新
“共享工厂”的优势,还在于“共享”二字。
40年前,如果想投身服装行业,就必须从建立自己的工厂开始;20年前,则需要寻找代工厂。而现在,商家可以先试水销售7天,然后再进行制造和发 货。中小服装商家无需提前囤积大量库存,从而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过去,商家需要提前半年生产冬季服装,并根据产能设定销售目标,然后生产70%的量,再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追单。这种模式下,库存风险极高。“共享工厂”模式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束缚,使其能够更专注于自身优势和业务创新。
“共享工厂”也让服装行业的时尚达人、带货主播、设计师们受益匪浅。他们擅长把握流行趋势,拥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和粉丝号召力,但供应链一直是他们的短板。尤其是1000件以下的小订单,往往难以找到高质量的工厂接单。“共享工厂”能够让设计师们专注于设计和营销,无需过多操心供应链的问题。
“共享工厂”的未来:技术孵化器与产业升级的引擎
“共享工厂”不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一个实验工厂,它不仅生产服装,还生产技术和模式。在宝钢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员郭朝晖看来,它可以成为技术孵化器的角色,助力大量需要转型的中小企业。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这种探索有助于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使其能够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高频率的定制化生产,共享技能和生产能力,降低人工成本,并推动自有品牌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制造”的探索非常务实,不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从服装行业入手,逐步将服装工业的工艺、技术、经验、知识全部数字化和软件化,让服装制造的中小企业都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了。这比仅仅改造一家工厂的意义更为深远,未来的价值也将更高。 犀牛工厂选择落户杭州余杭,正是看中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家纺服装产业。余杭正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小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推动家纺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余杭的服装产业需要“新制造”的赋能,而“新制造”也需要余杭强大的产业基础来深耕这片试验田。
“新制造”并非简单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不是在产品上加一块芯片。“新制造”究竟该如何发展?或许,我们可以让“共享工厂”再多尝试一段时间,让市场来检验它的价值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