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正在重塑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组织方式和价值链条。
顶层设计绘蓝图: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为加速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旨在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些方案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目标:
• 构筑公共服务平台: 方案提出建设五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支持,降低创新门槛,加速成果转化。
• 深耕垂直行业应用: 方案强调在重点行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通过内网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标杆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 激发融合创新生态: 方案致力于培育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的创新生态,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共同开拓市场空间。
技术攻坚克难关:夯实网络基础能力
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基础。方案着重强调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关:
• 突破核心技术标准: 面向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性能的严苛要求,需要加强高精度室内定位、高精度时间同步、超级上行、确定性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升5G网络在工业场景下的承载能力。
• 研发融合型产品: 针对工业互联网环节众多、需求多样的特点,需要加大对传感器、芯片、模组、网关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保障产业安全。
• 优化网络部署实施: 针对工业企业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合理配置5G网络,进行精细化的网络部署和优化,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创新应用展魅力:重塑工业生产模式
“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在为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方案提出要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建设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测试验证、应用示范等服务,加速“5G+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
• 聚焦重点行业: 选择具有普适性、融合发展较深、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链中上游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提炼打造20个可复制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如远程设备操控、智能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等,展示“5G+工业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 建设测试床: 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搭建测试床,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产品评估、解决方案优化等服务,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
资源汇聚注活力:构建产业发展支撑
为保障“5G+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资源供给体系。方案提出要:
• 打造项目库: 建立“5G+工业互联网”项目库,汇聚优质项目,为企业提供融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 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 培育一批专业的“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
• 构建资源池: 构建“5G+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汇聚设备、软件、平台、安全等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B端市场蕴蓝海: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
5G的商用加速,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性,完美契合了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性能的需求,为工业自动化、远程控制、智能物流等应用提供了理想的网络环境。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强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智造升级,未来可期
“5G+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价值链条。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5G+工业互联网”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参与者的新机遇
面对5G工业互联网的蓝海,各方参与者都将迎来新的机遇:
• 运营商: 加速5G网络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市场。
• 设备商: 研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工业级5G设备,满足工业场景的特殊需求。
• 终端商: 开发智能传感器、智能网关等终端产品,实现设备互联互通。
• 软件与平台提供商: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应用开发等服务,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 安全厂商: 提供工业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
总之,“5G+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方应携手合作,共同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