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十年:福建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7-23 工业品商城9
核心提示: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和实体经济的脊梁,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以十年如一日的初心与砥砺前行,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近期,在福建省第二十六场“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推

 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和实体经济的脊梁,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以十年如一日的初心与砥砺前行,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近期,在福建省第二十六场“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显著成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工业画卷。

工业腾飞: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十年来,福建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牢牢置于实体经济之上,并将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重心。通过“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关注变量”的五维联动策略,福建省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提升。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其非凡成就:

 从2012年到2021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从8711亿元飙升至1.7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8.7%,位次从全国第11位跃升至第6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3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更令人瞩目的是,福建省以约占全国2.9%的能耗,创造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体现了其在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卓越平衡能力。

 在规模效益方面,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5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利润总额达4980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曾经的6个千亿产业集群,如今已扩展至21个,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比2012年净增超过5200家,彰显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4家,青拓集团、紫金矿业、宁德时代三家企业更是迈入千亿营收俱乐部,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在工业发展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在能耗总量基数较低、强度已优化的前提下,福建省自加压力、持续作为,实现了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0.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福建经验”。

产业变革:多元发展与重点突破并进

 十年来,福建省坚持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的战略聚焦,通过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实行“一产业一政策一专班”的精准施策,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质量,构建了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根本性突破,曾经的“缺芯少屏”局面得到显著改善,“增芯强屏”步伐加快。京东方、士兰微等一批重量级项目引进落地,使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800亿元,规模从全国第8位跃升至第5位,成为福建新的增长极。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纵深发展,营业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福建省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就是其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的最好证明。

 石油化工产业注重“减油增化”、一体化、精细化发展,“两基地一专区”的集聚效应日益扩大,烯烃芳烃产能显著提高。古雷石化基地尤为突出,与台湾石化产业深度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期,已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步伐,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纤维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完整且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成为福建省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产业,彰显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同时,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也都实现了翻倍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尤为抢眼,其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22%,预示着福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加速形成。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福建省成果斐然。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率居全国第3位,建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平台22个,为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

创新变革:构建产业发展强力支撑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年来,福建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作为核心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

 福建省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这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7家,这些企业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家,数量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数量居全国第4位,显示出福建在服务型制造和工业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创新平台建设与项目实施方面:

 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9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平台网络。

 已实施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73个,认定省首台(套)装备237个,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遴选三批产业领军团队68个,带动引进“高精尖”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100多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30多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稀土永磁、光伏技术、硬质合金、储氢材料、汽车玻璃、电子特气、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型、红土镍矿冶炼等多个关键领域,福建省的工艺技术已达到全球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奠定了其在相关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十年磨一剑,福建省工业与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工业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向着建设制造强省的宏伟目标迈进,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贡献更大的力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