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日发布《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详细部署了八大工程,涵盖数字技术能力提升、"工赋链主"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引领示范、"平台+园区"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
目标明确,重点行业实现5G全覆盖,数字产业化能级大幅提升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将实现以下目标:
• 5G和标识解析应用服务: 重点行业实现全覆盖。
• 高速网络: 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全接入。
• 工业云: 特定行业建成一批。
• 网络安全: 保障体系更健全。
在数字供给方面,上海还将打造一批数字经济新赛道的头部企业,提升核心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水平,加速工业元宇宙示范应用,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从而大幅提升数字产业化能级。
链式发展与生态体系建设,全面强化产业数字化水平
《实施方案》强调链式发展和生态体系建设:
• 链式发展: 数字化创新载体多元化,"链主"企业带动全链数字化改造,"平台+园区"融合创新。
• 产业数字化: 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取发展新动能,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固。
• 生态体系: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工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全方位服务能力提升。健全重点行业共性标准,促进产融合作,完善人才引育体系。
八大工程加速转型,工业元宇宙成亮点
《实施方案》详细分解了八大工程,包括数字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工赋链主"梯度培育工程、智能工厂引领示范工程等。其中,数字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 完善平台化赋能体系: 聚焦"3+6"产业,打造30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培育2-3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 国产化工业软件: 面向重点产业,发展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建设研发仿真云,力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自主化率达到60%。
• 推动数字应用云化部署: 降低用户技术门槛,建设工业互联网微服务组件平台。
加快工业元宇宙创新应用,打造数字孪生工厂
《实施方案》的一个重要亮点是加快工业元宇宙创新应用,具体措施包括:
• 深化融合: 加快5G、AI、AR/VR/M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深度拓展和融合应用。
• 应用场景: 聚焦航空、汽车、核电、生物医药、消费品等领域,建设无边界协同设计、虚拟研发优化等应用场景。
• 数字孪生平台: 建设基于集成扩展现实、多维感知等技术的智造孪生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工厂。
• 平台建设: 建设工业元宇宙平台,实现全生产要素互联、透明化管控。
• 协同创新: 推动产学研用融多方协同,联合打造工业数字化创新中心。
强化智能终端规模应用,完善未来网络基础设施
此外,上海还将强化智能终端规模应用,培育IPv6、Web 3.0、6G等未来网络,加快云边协同计算平台发展,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总结: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发力,引领未来发展
此次《实施方案》体现了上海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具体举措。通过明确目标、强化链式发展、完善生态体系、重点发展工业元宇宙等,上海将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上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