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近期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2023年企业机构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为处于经济变革期的企业指明了前行方向。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Frances Karamouzis强调,在当前经济动荡时期,首席信息官(CIO)和IT高管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成本节约思维,转向构建新的卓越运营模式,同时加速数字化转型。
Gartner将2023年的战略技术趋势概括为**“优化、扩展、开拓”**三大主题。这些前沿技术旨在帮助企业:
• 优化韧性、运营与可信度,以应对不确定性。
• 扩展垂直解决方案和产品交付能力,触达更广阔市场。
• 开拓新颖的互动形式、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潜在的增长机遇。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David Groombridge进一步指出,2023年的技术部署不再仅仅是“提供技术”本身。它受到日益增长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期望与法规的深刻影响,这使得“可持续技术”成为所有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在进行每一项技术投资时,都需考虑其环境影响,并力求实现“默认可持续性”的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宜居的地球。
洞察2023:核心趋势及其深远影响
以下是Gartner提出的2023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的详细解读:
核心主轴: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无疑是贯穿2023年所有战略技术趋势的“灵魂”。Gartner的调研显示,首席执行官们已将环境和社会变化列为投资者关注的三大优先事项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利润和收入。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高管必须加大对能够满足ESG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的投资力度。
为此,企业急需构建全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
1. 优化IT能源与材料效率: 通过绿色数据中心、高效算法和硬件,降低IT服务本身的碳足迹和资源消耗。
2.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可追溯性技术(如区块链)、高级分析、可再生能源管理和人工智能(AI)**等,优化供应链、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实现整体运营的可持续。
3. 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目标: 开发并部署I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监测、管理和改进其环境绩效。
开拓:构建未来新范式
1. 元宇宙(metaverse)
Gartner将元宇宙定义为融合了虚拟和物理现实,通过虚拟技术增强的、持久的、设备无关且非特定厂商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它将催生一个由**数字货币和非同质化通证(NFT)**驱动的虚拟经济体。
Gartner预测: 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通过结合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元宇宙项目中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这意味着元宇宙不仅仅是游戏和社交,更是企业级的商业机遇,例如虚拟产品展示、员工培训、远程协作等。
2. 超级应用(Superapps)
超级应用是一个集应用、平台和生态系统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应用程序。它不仅拥有自己的核心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为第三方微应用开放了一个开发和发布平台。
Gartner预测: 到2027年,全球超过50%的人口将成为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Frances Karamouzis指出,虽然目前大多数超级应用是移动端的(如微信、支付宝),但这一概念也可延伸至桌面客户端应用(如Microsoft Teams、Slack)。其核心在于,超级应用能够整合并取代用户或员工此前使用的多个独立应用,提供一站式、无缝的体验。
3. 自适应AI(Adaptive AI)
自适应AI系统是一种能够持续学习、动态调整的先进人工智能。它通过不断地利用新数据进行模型再训练,并在运行时根据实时反馈,快速适应在开发阶段无法预见或获取的现实世界变化。
这类AI尤其适用于外部环境快速变化,或企业目标不断演变的运营场景。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自适应AI能根据突发事件(如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冲突)实时调整物流路径和库存策略,以优化响应速度和弹性。
优化:提升韧性与可信度
4. 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
随着76%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被赋予营收责任,CIO们正在寻求新的方法来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并提升客户满意度。数字免疫系统为此提供了一条明确的路线图。
它通过融合以下五大关键要素,旨在显著提高系统的弹性(resilience)和稳定性(stability):
1. 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 基于实时数据理解系统行为。
2. 自动化与极限测试: 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3. 自动化事件解决: 快速响应并修复突发故障。
4. IT运营中的软件工程实践: 将工程规范引入IT运维。
5. 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 确保从开发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Gartner预测: 到2025年,投资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预计能减少高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这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和更佳的用户体验。
5. 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应用可观测性是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用于从所有数字化交互中收集并分析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调用、停留时间、下载、文件传输等)。这些数据被反馈回决策循环,从而显著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Frances Karamouzis强调,可观测性应用赋予企业利用其数据特征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能在正确的时间凸显正确数据的战略重要性,促使企业基于确认的行动而非意图采取快速决策。若能战略性规划并成功执行,应用可观测性将成为数据驱动型决策的最强大来源。
6. 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TRiSM)
随着AI应用日益深入,相关的信任、风险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Gartner的调查显示,有41%的企业曾遭遇AI隐私泄露或安全事件,这表明许多企业尚未充分准备好管理AI的风险。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个重要发现:积极管理AI风险、隐私和安全的企业,其AI项目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例如,更多的项目能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生产阶段并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
因此,企业必须引入新功能来保障AI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与数据保护。AI TRiSM需要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以实施新的管理措施,确保AI技术在带来强大能力的同时,其风险可控、应用可信。
总而言之,Gartner 2023年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清晰地描绘了未来企业发展的路径图:在数字化高歌猛进的同时,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考量;通过元宇宙、超级应用、自适应AI等前沿技术开拓新的商业边界;并通过构建数字免疫系统、应用可观测性、AI TRiSM等,优化内部运营的韧性和可信度。这些趋势共同指明了企业在不确定时代中实现持续增长和创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