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这个词汇,对于身处制造业的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自通用电气(GE)在2012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工业互联网便被视为重塑制造业格局的关键力量。最初,它被定义为将传感器和其他先进仪器嵌入各种机器,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来改进机器性能,并提高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和网络的效率。甚至,数据本身也能够变得“智能”,能够主动感知并传递给需要的用户。
时至今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已远不止最初的设想。它正在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影响着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然而,要真正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潜力,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工业互联网的内涵与价值
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定义,工业互联网网络是构建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它通过连接工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实现信息的无缝流动和高效协同。
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更强调的是对物理世界的深度感知和控制。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物理设备与数字世界的融合。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
•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 提升产品质量: 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追溯,减少不良品率。
• 改善运营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库存管理、设备维护、能源消耗等,提高运营效率。
• 创新商业模式: 基于数据驱动,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二、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互联互通,任重道远
尽管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应用中,距离真正的“泛在互联”仍有差距。目前,大多数企业仅仅实现了企业内部设备系统的部分互通。他们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汇总到APP等终端上,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应用。
这种“局部互联”的状态,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但远未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潜力。要实现真正的工业互联网,需要打破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三、设备综合利用效率(OEE):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
设备综合利用效率(OEE)是衡量设备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许多工厂会采取三班倒或两班倒的方式,尽可能地保证设备不停机。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不高。
通过在机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OEE数据,企业可以对设备利用率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通过分析OEE数据,可以发现设备故障、生产瓶颈、工艺缺陷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定制化与标准化并存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 定制化方案: 针对大型企业,提供从设备改造、数据采集、平台搭建到应用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度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但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 标准化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易于部署,但难以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
一些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如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主要采用定制化方案的商业模式,客户主要集中在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另一些公司,如树根互联,则专注于细分领域,如售后服务,通过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解决中小企业用户的痛点。
五、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的自主优化、故障预测和智能决策。
• 更加互联化: 更多的设备、系统和企业将被连接到工业互联网中,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
• 更加安全可靠: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安全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加强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 更加开放共享: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更加开放,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参与应用开发,共同构建繁荣的生态系统。
六、互联网巨头入局:搅动一池春水?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工业领域,试图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工业互联网中。然而,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工业互联网更强调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控制,需要深厚的行业知识和技术积累。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巨头进入工业领域仍然沿用“烧钱”模式,缺乏对制造业精打细算的理解。他们可能更擅长应用层面的创新,但在底层技术和行业经验方面存在短板。
七、挑战与机遇并存: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之路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要真正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潜力,需要:
• 加强技术创新: 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工业互联网的性能和可靠性。
• 深化行业应用: 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
• 构建安全体系: 确保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企业的数据和利益。
• 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既懂工业技术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 推动开放合作: 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繁荣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它将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宏伟愿景,开启制造业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