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能制造:开启工业新时代的大门

   2025-01-17 工业品商城84
核心提示:在当今时代,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正汹涌澎湃,而推动这股浪潮的根本动力,便是日新月异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在 2017 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为我们揭示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四大强大驱动力。一、信息技术:指数级腾飞的火箭过去 50 年,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

    在当今时代,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正汹涌澎湃,而推动这股浪潮的根本动力,便是日新月异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在 2017 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为我们揭示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四大强大驱动力。

一、信息技术:指数级腾飞的火箭

    过去 50 年,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整个信息行业飞速发展的大门。计算机运算速度越来越快,网络信号越来越强,通讯技术越来越便捷,它们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特别是近 10 年,移动互联让我们随时随地畅享信息,云计算赋予我们强大的计算能力,大数据挖掘出海量数据背后的价值,物联网让万物互联互通。这些新技术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几乎同时实现群体性突破,以令人惊叹的指数级增长态势,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数字化与网络化:无孔不入的变革力量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应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曾经,获取信息可能还需要翻阅厚重的书籍、跑遍各个图书馆;如今,只要动动手指,信息就能瞬间呈现在眼前。信息服务进入普惠计算和网络时代,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一场深刻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无论是办公、学习还是娱乐,数字化与网络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技术融合与系统集成式创新:创新的魔法配方

    系统集成式创新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式,它就像一位魔法师,把各种看似普通的技术组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新产品。苹果智能手机,将触摸屏技术、移动操作系统、各类传感器等巧妙融合,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特斯拉电动汽车,把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互联技术等整合在一起,掀起了汽车行业的变革风暴。未来,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的融合,将成为创新的源泉,颠覆我们现有的技术和产业格局,带来无限的可能。

四、新一代人工智能:改变未来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瞩目,它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长,更在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智能机器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执行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其发展和普及速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在未来几十年里,它将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深刻地改变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面貌,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在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 2.0 技术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将引领智能制造从 1.0 迈向 2.0。智能制造 1.0 致力于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就像给制造业搭建了一个坚固的数字骨架,让各个环节能够互联互通。而智能制造 2.0 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智能化,让制造业拥有 “智慧的大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它涵盖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过程,由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 1.0 和智能制造 2.0 三个不同阶段的制造系统层层递进组成。同时,它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系统这五个维度来深入理解和系统推进。

从构成来看,智能制造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的主角: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机械产品的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让机械产品从传统的 “笨家伙” 变成了聪明的 “智能一代”。我国的轨道机车就是很好的例子,凭借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高速机车技术的佼佼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智能企业:智能制造的主线:这些技术同样推动着生产技术的创新,促使制造业向智能化集成制造系统转型升级。西门子成都工程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它实现了从设计到物流配送和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为智能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产业模式转变:智能制造的主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同一场风暴,引发了产业模式的巨大变革。一方面,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逐渐被定制化规模生产所取代,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形态从单纯的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更加注重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根本的是,产业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以 GE 为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发动机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分析,从简单的故障诊断转变为健康保障系统,商业服务模式也从产品出售转变为按小时支付,成功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跨越。

    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的基石:这包括构建信息 - 物理系统,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制造搭建高速信息通道;强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统一;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保护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安全;建设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智能制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展望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重要阶段。“十三五” 期间,重点是普及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 1.0 示范以及对智能制造 2.0 进行研究探索;“十四五” 时期,智能制造 1.0 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 2.0 的示范应用;到 2026 - 2035 年的十年间,智能制造 2.0 将全面普及,届时,中国制造业将迎来全面智能化的新时代,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见证智能制造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