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云的打造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虽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办法。
针对性打造核心平台
在李伯虎院士的建议下,航天云网助力贵州工业云建设时,着重打造了三个核心平台。区域服务云平台,如 “贵州配套网” 和 “产业市场监测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区域性配套与供求撮合服务,并对贵州十大产业、园区及重点企业的投资规划进行监测。产业服务云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研发链、供应链、产业链及营销链上的跨企业协作服务,同时依托工业云采集的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产业级大数据增值服务。企业服务云平台,则提供高性能计算 / 存储资源、工业软件资源等各类企业应用服务。这些平台从不同层面满足了企业在区域协作、产业发展及自身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需求。
应对数据收集与企业接受难题
陕西工业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省级工业云建设中,面临企业数据、信息收集困难以及让更多工业企业接受工业云服务的难题。他们采取改变思路的方法,选择与重点企业合作,从点切入,同时在区域上与需求迫切的地区合作,加快工业云的落地实施。此外,他们认识到工业云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循序渐进。
解决用户接受度问题
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出,工业云应用推广的一大难题是用户接受度,特别是中小企业。而政府购买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北京市在此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北京拥有丰富的第三方专业云服务,如中石油的制造云平台、索为云网的 “众工业” 云服务平台等。政府统一采购这些服务并进行监管,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对接运营商,使中小企业能快速、便利地受益,在成本、监管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化解了各方难题。
标准缺失与应对策略
当前工业云发展面临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众多企业构建面向自己集团的私有云平台,但因缺乏统一标准,许多应用需定制化开发,造成人力和资金的极大浪费。若能实现标准化,公有云和私有云将更易融合。赵西法强调,缺乏统一且有影响力的工业云标准,会导致各自为政,难以实现标准与接口的统一。
为推动工业云发展,一方面需要清晰的顶层设计思路。研究制定工业云平台顶层参考框架,形成多项工业云草案,细化工业云资源共享和服务标准,围绕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推动综合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在标准框架下,要解放思想,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工业云服务平台。如海尔基于多年互联网工厂实践经验推出的 COSMOPlat 工业云平台,以其独特的基于生态打造的模式,实现了企业与用户、企业与资源、用户与资源三个双边市场的共赢,为工业云平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工业云有望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