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家电巨头的转型之路与创新实践

   2025-01-16 工业品商城92
核心提示: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 2025 的大战略下,对家电企业产销模式重塑起着关键作用,不仅优化智能决策与全流程协同管理,还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筑牢基础。北京大学侍乐媛教授指出,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制造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的核心动力。在这一浪潮中,海尔、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积极探索,成果显著。

     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 2025 的大战略下,对家电企业产销模式重塑起着关键作用,不仅优化智能决策与全流程协同管理,还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筑牢基础。北京大学侍乐媛教授指出,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制造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的核心动力。在这一浪潮中,海尔、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积极探索,成果显著。

海尔:大数据驱动,构建互联网工厂生态

     海尔空调凭借全面的大数据积累占据先机。其大数据涵盖制造、销售及与用户交互的多方面数据,覆盖国内 442 个主要城市与全球 32 个国家,交互产生的数据达 500 多亿条,每日新增 5000 万条。基于此,截至 2016 年 10 月,海尔建成 8 家互联网工厂样板。在全流程互联互通生态体系推动下,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新产品研发周期减半,定单交付周期缩短 70%,2016 年定制产品销量达 109 万台,增幅超 600%。

     同时,海尔在智能制造内容输出上独具特色。2016 年年报显示,海尔致力于将互联工厂模式和知识数字化、产品化,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COSMOPlat,整合智能装备等能力,为企业提供软硬一体、虚实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与增值服务,凸显互联网特征,呈现 “轻” 资产运营模式。

格力:智能装备自主创新,提升生产效能

     格力在 2016 年借助自主创造的智能装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成效斐然。整体生产效率提升 10.5%,通过 “双效” 制造系统运行管理体系,直接控员项目增效 4294 人,折合工时控员增效 2244 人,通过工艺优化等项目降成本约 3.87 亿元。

     在智能制造内容输出方面,格力更侧重于智能装备和模具产业的市场拓展,为外部企业提供机器人和精密机床等硬件支持,呈现 “重” 资产运营模式,专注于硬件产品的输出与市场开拓。

美的:多领域布局,驱动产销模式变革

     美的自 2011 年转型以来,智能制造成果显著。企业人均效率同比提高 90.9%,存货周转率提升 34.1%。美的深刻践行 “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科技集团” 的定位,在智能制造内容输出上更为 “实在”。

     美的在 2016 年年报中表明,将充实运动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储备,完善机器人产业平台布局,以库卡为依托,围绕工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进行全方位布局。同时,智能制造驱动下的 “T + 3” 产销模式在改善产品结构、经营周期和现金流水平上效果显著。

     大数据参与产品研发制造,创造了多方共赢的生态,智能互联工厂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 “用户造”“客户造”,为我国家电业智能制造模式创新指明方向,展现从成本驱动到用户驱动的智能应用新前景。海尔、格力、美的在智能制造浪潮中,虽均以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但在内容输出上各有侧重,分别以互联网平台、硬件产品、多领域布局为特色,为家电行业智能制造转型提供了多元的实践样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