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剖析

   2025-01-06 工业品商城75
核心提示:一、全球机器人企业在华布局十年前,国外机器人企业便开启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布局征程。起初以代理商模式开拓市场,随后逐步建立研发中心与工程中心,待市场需求成熟后,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当下,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瑞士 ABB、安川这四大机器人企业已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

一、全球机器人企业在华布局

    十年前,国外机器人企业便开启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布局征程。起初以代理商模式开拓市场,随后逐步建立研发中心与工程中心,待市场需求成熟后,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当下,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瑞士 ABB、安川这四大机器人企业已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纷纷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在中国市场中,ABB 机器人凭借品种最全、型号众多的优势,占据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不过,像 ABB、库卡这类外资品牌,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如今,随着机器人成本曲线下降,以库卡、ABB 等为首的外资巨头,为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纷纷采取下调产品价格的策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企业发展情况:国内企业也积极投身机器人产业发展浪潮。2016 年初,工信部调查显示,中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多达 800 余家 ,涌现出沈阳新松、广州数控等不少自主品牌,其中有十几家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2014 - 2015 年,各地政府相继出台近 80 项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全国范围内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达 42 个。到 2016 年 9 月,我国机器人企业数量猛增至 4325 家,增幅达 12.58% 。

    政策与资本支持: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动,在资本领域也给予诸多优惠政策。例如,机器人产业园可免费用地,每台机器人还能获得高达 20% 的资金补贴。

    产业发展数据:从俄罗斯机器人协会提供的数据可知,2000 - 2015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供应量增速达到 17%,机器人使用密度达每万人 49 个。产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15 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 16.4 亿元,需求量为 6.5 万台,市场占比提升至 15%,产值增速更是高达 55%。但中国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秘书长姚之驹指出,资本推动下的产业快速发展存在过热隐忧。

三、机器人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

    美国制造业变革: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发文指出,尽管特朗普曾称 “美国不再制造东西”,但实际上美国制造业依旧繁荣,只是工厂用人大幅减少,许多工作由机器完成。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经济学家霍华德・沙茨表示,“以更少人力生产更多东西” 已成趋势,如通用汽车公司如今雇员仅为上世纪 70 年代的三分之一,汽车和卡车产量却超过以往。此外,苹果代工合作方富士康爆料苹果可能将中国代工生产迁回美国并采用机器人组装方案,虽无法证实,但凸显了机器人技术对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

    中国东莞制造业转型:东莞作为中国传统制造业代表,面对人力成本上涨,积极响应政府推动的自动化升级。目前,东莞市工业机器人研发及生产企业 70 家,约占全国总数 10%;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400 多家,预计今年总产值超 350 亿元。按照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将超 1000 亿元,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52% 和 38% 以上。

四、未来工业展望

    富士康首席科学家戴家鹏认为,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将催生具有智慧且能在生产线上完美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这正是未来工业所需的机器人应用模式,也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工业的模样。机器人产业在草创阶段虽存在无序状况,但对制造业的颠覆性作用,很可能成为企业走向寡头的发展通道。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