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对大家简要地引介柯马这家享有盛誉的全球性企业。柯马自1976年创立以来已成为菲亚特集团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总部就设立在美丽的意大利都灵市。自成立伊始,柯马便致力于为众多行业提供领先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及全方位维护服务。无论是产品研发阶段还是实际实现工业工艺自动化的过程中,柯马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诸如车身焊装、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以及维修服务等多个方面。如今,柯马已然成为汽车业界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之一。
柯马于1997年正式踏足中国市场,并于2002年成功建立了独资企业—柯马(上海)汽车设备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柯马的机器人基地则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江苏昆山市。此外,此次展会上柯马精心呈现了全新一代的Racer999,它所具备的设计有效载荷虽仅为 7千克,然而在执行取放任务时,其负载能力却能达到惊人的10千克;不仅如此,这款高速机器人更采用独特的仿真人体肌肉制成,其摆臂动作由手腕部位释放出强大的驱动力。预计至2016年,昆山工厂将实现每年生产标准工业机器人3000台的宏伟目标。
长久以来,柯马的机器人鲜少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工厂之中,更多的是为特定客户量身打造的特殊用途机器人。从2012年至2014年间,柯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6%左右,而在2014年度,柯马的订单总额更是高达3.24亿欧元,其中在汽车生产线的订单数量更是超过百份。
然而,自2015年起,柯马的经营策略将发生重大转变,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受欧美经济环境的压力所致,二是受到中国经济此轮不确定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个人对于这种不确定性持乐观态度。
关于如何评估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我们常提及的一个概念便是“新常态”。我坚信,新常态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这将导致中国市场从侧重基础设施投资逐步转向更为关注创新技术投资。早在2012年以前,机器人应用大多聚焦在成熟市场,然而近年来,随着诸多全新的理念和应用应运而生,如3C产业等,机器人相关市场领域步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此时的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刚才有些同事提到了业内的“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电机以及库卡。事实上,它们只是过去几年里在成熟市场占据优势的几家企业而已。在新兴的3C、金属加工业等领域面前,所有的机器人企业皆处于平等竞争的状态,而这些新产业机器人应用的崛起,无疑将会颠覆传统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既有格局,同时也将改变各大厂商的市场排名。
当前,业界普遍达成一种共识—即未来五年内,机器人增加市场规模将超越过去20多年的累计总量。显然,决定性的突破口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关键之处在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包括与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的技术人才及操作人员。然而,尽管机器人的研发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支持,但对我们而言,技术并非核心问题,机器人本质上正是为了满足各类特殊需求而得以问世,它们所能胜任的工作往往是人力无法企及或是承担困难过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机器人的生产行为实质上亦属于制造业范畴;若进一步进行详细划分,甚至可以延伸至制造商以及集成商等多个环节。柯马对此抱有坚定的信念,且正积极调整市场发展战略,逐步将战略重心由先前专注的汽车领域逐步转向更为广阔的工业领域,尤其是将3C产业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