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工业4.0规划即将出台

   2024-10-09 工业品商城113
核心提示:有消息称,我国的工业4.0战略规划—《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的初步草案已经制定完毕。这份大纲的核心关注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四个方面。这项拟议中的规划可能会在今年的上半年公布。综合各方的分析,我国的制造业存在着“规模庞大却实力不足”

     有消息称,我国的工业4.0战略规划—《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的初步草案已经制定完毕。这份大纲的核心关注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四个方面。这项拟议中的规划可能会在今年的上半年公布。

     综合各方的分析,我国的制造业存在着“规模庞大却实力不足”的问题,传统制造业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大部分仍停留在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过去,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随着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因此,制定工业4.0发展战略规划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的处长王建伟公开表示,2015年将会研究并出台关于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关键环节和发展方向。据悉,这份指导意见将成为我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执行工具。

     广发证券的研究员认为:“工业4.0”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尽管其问世至今尚不满两年,但是已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两大巨头之一,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揭示出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的新趋势,对于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世界制造业的一股强大力量。”东方证券的分析师佘炜超指出,相较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显著进步在于它借助互联网技术,使得传统工业流程得以激活,让工厂设备能够“开口说话、深度思考”,同时实现了三项主要功能:大幅度降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将流通成本降至最低。

     事实上,我国具备了拓展工业4.0的诸多优势。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套“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得益于众多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为未来实现“工业4.0”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德国相比,我国更需要加快出台工业4.0规划的步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为23台,而全球平均水平则为58台,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0%。近十年来,机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稳步下降,而劳动力成本则以每年10%的速度攀升,这使得机器人在价格上的优势日益凸显。

     资深分析师指出,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耗尽,未来年轻劳动者的匮乏将成为一个长中期的现象。因此,推动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阻挡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相比之下,国内的机器自动售卖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已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而那些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例如沈阳机床等类别的规模较大的机械类上市公司,同样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机遇等待着它们。

     在这个行业前景广阔无垠的大背景下,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在行业内居于领袖地位的机械类公司之外,其他各大家族式上市公司也都纷纷加入这场竞争之中。具体而言,举例来说,像均胜电子这样的公司在去年就曾经发布公告称计划以不低于每股21.29元的价格增发不超过5300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会超过11.2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将把其中的1.85亿元投入到它的全资子公司——均胜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项目中去。另外,均胜电子的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还以1430万欧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1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IMA的全部股权。据悉,IMA主要致力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以及集成工作,他们的主打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以及自动化产品。

    对于《投资快报》的记者们,业内专家表示,工业4.0作为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定会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从而成为2015年工业领域的一项关键政策。展望未来,围绕4.0智能工厂的主题,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更为实质性的扶持政策来推动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工业4.0能够成为贯穿整个年份的政策主线。关于投资方面,银河证券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条线索出发进行布局:首先,无论是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期待还是其在本土市场的独特优势,都预示着该类型企业将会迅速崛起,尤其认为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并能实现跨领域发展的系统集成企业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其次,在国家和产业资本的全力支持下,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很可能超出大家预期,因此持有对此有深入理解并拥有相关零部件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得到市场青睐;最后,投资者还应该关注目前存在估值优势,并且通过国内外合作或者自身在工控领域的累积,有意向进入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上市公司, 例如锐奇股份、慈星股份、上海机电等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