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面临“双重挤压”

   2024-09-13 工业品商城103
核心提示:德国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方面正面临着来自内外两面的压力: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大力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中低端乃至部分高端领域逐渐侵蚀德国的市场份额。 被誉为“工业4.0”的战略,是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

      德国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方面正面临着来自内外两面的压力: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大力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中低端乃至部分高端领域逐渐侵蚀德国的市场份额。

      被誉为“工业4.0”的战略,是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公布的一项旨在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计划。要深入理解这一战略,我们必须先了解两大背景因素。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深刻意识到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采取“再工业化”策略,全力争夺先进制造业的主导权。尽管德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凭借其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地位,然而由于出口市场的相对萎缩,其经济增长也呈现出疲软态势。因此,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应对当前的困境。据德国专家分析,德国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方面正面临着来自内外两面的压力: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大力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中低端乃至部分高端领域逐渐侵蚀德国的市场份额。正如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主席乌尔里希·格里洛所言,“欧洲企业在全球通信和信息技术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10%,德国失去了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机遇。”

     近年来,以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孕育,谁能率先占领新工业革命的制高点,谁就能掌握未来的发展主动权。正如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联合发布的报告所述,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在德国制造业中推广信息物理系统(CPS)以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稳固德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德国推行工业4.0的核心思想或愿景在于,将物联网和服务网应用于制造业,引领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具体来说,企业将构建全球化的网络体系,将自身的机器设备、存储系统以及生产设施全面融入信息物理系统之中,从而从根本上改进包括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内的整个工业流程。

     实际上,这一理念并非全新的创新。早在2011年,美国智能制造领导联盟就在其发布的《实施21世纪智能制造》报告中提出,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紧密连接,进而打造智能化的工厂。同样在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其发布的《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和机器的界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并认为将先进设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会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互联网。

     近期,本人有幸应邀出席了由德国西门子公司、SAP软件公司以及美国通用公司共同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和座谈会。在这些会议中,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上述类似的概念展开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已经或正在积极游说中国相关部门或大型国有企业,本人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他们表面上是在宣扬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或趋势,实则是为了抢占我国高端工业软件及系统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