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4-09-10 工业品商城59
核心提示:据悉,我国传统变电站中依靠人工操作的工作模式,现已逐渐无法适应国家电网全面建设智慧型电网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KYN开关柜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这两款设备均由中控机器人精心打造,旨在为电网输变电设备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监测与维护服务。它们能够实现全自动智能巡检,实时发现运行设备内部可能存在的

     据悉,我国传统变电站中依靠人工操作的工作模式,现已逐渐无法适应国家电网全面建设智慧型电网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KYN开关柜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这两款设备均由中控机器人精心打造,旨在为电网输变电设备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监测与维护服务。它们能够实现全自动智能巡检,实时发现运行设备内部可能存在的热缺陷,以及外部可能出现的机械或电气故障,并立即发出警报;此外,还可以借助精确的数据分析能力,为运行人员提供设备诊断及事故隐患判断的科学依据。

     据我们所知,此类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极大程度地减轻恶劣环境下人工操作的负担,从而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设备检查的效率与准确度,有力支持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的长远规划。

     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曾多次公开表示,积极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先进装备来取代传统的手工、半机械化乃至纯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力求每年投入不低于3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除此之外,上海、江苏、安徽、福建、重庆、洛阳、广州、芜湖等数十个省市也纷纷推出各类机器人扶持政策,以期推动当地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

    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推动,我国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2014年5月,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到惊人的353家。目前,国内A股市场已有35家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其中有9家是在2014年上半年刚刚涉足机器人领域。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3年我国市场共售出近37000台机器人,占据全球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国内企业销售的工业机器人高达9700台,同比增长幅度高达三倍。以中控机器人为例,该品牌在2013年的机器人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整整三倍。

     众所周知,中控机器人作为较早进军机器人市场的民族品牌,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就成功联合开发了37台海宝智能服务机器人。如今,中控机器人已组建起以博士后、博士、硕士为主力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其研发的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教育、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去年,中控凭借其独具匠心的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国内首条电动汽车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电池装配自动化的技术空白。

    尽管国产机器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但随着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多,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从应用领域来看,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搬运、上下料等环节,而外资机器人则更多地应用于焊接与钎焊领域,大约占据其总销量的二分之一。相比之下,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焊接方面的应用比例尚不足其总销量的10%。因此,本土机器人企业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中仍处于相对较为低端的位置。

    朱玲芬女士指出:“国产机器人正面临着核心技术短缺、零部件依赖进口、产能受限、技术人才匮乏等诸多现实问题。要想摆脱困境,突破核心部件的瓶颈无疑是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必经之路。如果继续依赖国外进口核心部件进行简单组装,那么我们将错失中国未来1万亿规模的机器人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