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宜借鉴德国工业4.0智慧策略 

   2024-09-03 工业品商城50
核心提示:信息科技以其卓越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尖端软件开发为主导,自工业革命时代起,便已然屡次成为驱动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此等强大引擎,必将成为革新并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工业领域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手段。 众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主张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理念,稳健有序地推进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以

      信息科技以其卓越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尖端软件开发为主导,自工业革命时代起,便已然屡次成为驱动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此等强大引擎,必将成为革新并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工业领域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手段。

      众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主张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理念,稳健有序地推进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步伐,从而助力我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以及绿色制造的崭新时代。

     尽管我国如今已荣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桂冠,然而,我们的发展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具体数据来看,我国的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相较于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35%至40%的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更是高达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以及美国的4倍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唯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且健康的发展。

      为了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我们需开拓全新的模式与路径。以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多选择了先工业化而后信息化的发展路线,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兴起,这些国家正逐步通过信息互联、融合以及深入挖掘,深度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演进。这一道路无疑是明确的,技术演进亦是连续不断的。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并无足够的时间,也不具备再次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圆满完成,却恰好赶上了信息化和互联网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就意味着我国有机会探索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

     两化融合战略,正是为我们指明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而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则进一步将两化融合推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以及更多的智能,旨在实现四大关键领域的深化融合与提升,包括:一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以及融合创新;二是推进产业集群的两化融合;三是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四是培育新兴业态。

     自工信部成立以来,对于推进两化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在理论层面,工信部明确了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而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还明确了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革新并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工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在实践层面,工信部从企业、行业以及区域三个维度出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及领域。各个地区、行业以及企业也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条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产业革命已然呼之欲出,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展现出强大的推动力。伴随着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持续推进,工业软件产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的政策环境优越,市场氛围浓厚,国家提出的“自主可控”的基本要求,也为工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与带动性,革新并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