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的发展关键要素 

   2024-08-14 工业品商城14
核心提示:来自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张志刚先生、陕西秦川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龙兴元先生、江苏宁江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姜华先生、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吉红女士以及北京发那科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景喜瑞先生,作为此次访谈活动的尊贵嘉宾,纷纷发表了各自对于行业发展的独到

     来自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张志刚先生、陕西秦川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龙兴元先生、江苏宁江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姜华先生、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吉红女士以及北京发那科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景喜瑞先生,作为此次访谈活动的尊贵嘉宾,纷纷发表了各自对于行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并针对行业发展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例如———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抉择。机床产业究竟应选择多元化经营策略还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这一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议,各家企业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实践措施。在本次访谈中,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秦川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便成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的典范,均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成功跻身为世界级汽车冲压设备专业制造厂商。即使在充满未来工厂理念的特斯拉自动化生产线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冲压设备作为关键的四大工序之一傲然矗立,这无疑预示着中国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未来的辉煌前景。

  重量级与轻量化的权衡。机床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装备,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具有“大家伙”气质的重型机床,从而带动了重型机床市场的繁荣。然而,过度追求重型化导致行业发展陷入非理性状态,新进入者损失惨重,背负沉重负担,同时也给原本依赖重型机床生存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大型化与小型化的辩证关系。相较而言,如今在行业内表现较为出色的机床企业,除了像济南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那样在海外斩获众多高质量订单的企业外,还有诸如江苏宁江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这类专注于特定领域且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虽然体积不大,但却具备鲜明的特色,且因船小易掉头,产品的数控化程度已经高达90%。在去年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江苏宁江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订单数量反而较前一年实现了100%的增长。

  增加投入与降低成本的博弈。近年来,国际知名机床企业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扩张至收缩的起伏历程。例如,德国著名机床制造商MAG自2005年起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收购行动,迅速壮大实力,一举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床跨国公司。然而,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对集团架构进行拆分,各业务板块纷纷开展资本运营乃至出售事宜,在组织结构和运营规模方面实施大幅瘦身计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短短七八年间,MAG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值得中国同行们深入研究借鉴。

  向上攀升与向下渗透的挑战。在行业低谷期,机床市场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具有典型意义。那些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德马吉森精机(尽管名称可能不够精准,但为方便理解,本文仍沿用此称谓)中国分公司开始在上海投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项目,其功能设计上采用了“减法”策略;西门子公司也推出了适用于中端客户群体的808D数控系统;德国通快公司去年以绝对控股的方式,成功收购江苏金方圆……种种迹象表明,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心正在从中高端逐步转向中低端,这种向下渗透的趋势必将引发新的竞争格局,对大量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的中国机床企业构成严峻考验。

  生存与死亡的命运抉择。当前,机床行业呈现出高档化、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四大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的重组与洗牌即将拉开帷幕。回顾历史,美国机床产业曾拥有超过五百家企业,而如今仅存数十家,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依然保持强大竞争力。他们的今天,或许正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对于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中国机床企业来说,即将面临的将是生死攸关的命运抉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