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控制行业前景广阔

   2024-05-06 工业品商城4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鉴于诸多因素的推动,包括政策的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我国工控业在技术水平上的相对滞后,我国工控行业正积极地致力于产业升级改造的实践,并已在电力、水利、石油化工、医药、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多个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统计,2011年,我国工控市场的总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952亿元人

    近些年来,鉴于诸多因素的推动,包括政策的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我国工控业在技术水平上的相对滞后,我国工控行业正积极地致力于产业升级改造的实践,并已在电力、水利、石油化工、医药、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多个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统计,2011年,我国工控市场的总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952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业内专家的预测,至2015年,这个数字将会进一步飙升至3875亿元人民币,市场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国工控产业链的两端,即底层的现场仪表设备和上层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却成为了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由于缺乏国内统一的硬件和基础软件标准作为支撑,使得工控软件往往被各种技术规范的执行平台所束缚,从而导致软件产业的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我国工控产业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无疑凸显出了国产工控产业的短板所在,即产品内在品质和技术实力的不足。因此,对于工控行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那样顺利,人们心中不免产生疑虑。要想消除这种疑虑,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我国工控企业的“内在素质”,也就是提升综合工业控制软件的研发能力,尤其是对尖端技术的掌握,这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紧迫。

    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并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采用信息化技术,而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选用国外的工控系统,依然沿用传统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模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虽然数量众多,但整体实力仍有待加强;高端技术和市场份额基本上都掌握在国外大型企业手中,这些都是我国工控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始终无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国产控制系统难以跻身于重大工程的关键核心主体项目之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工控软件技术标准化的步伐,尤其是控制组态和执行环境的标准化工作,以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国产工控软件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国产工控产品的整体水平,成功打入中高端市场。

     此外,由于缺乏国内统一的硬件和基础软件标准作为支撑,工控软件往往被各种技术规范的执行平台所束缚,这不仅限制了软件产业的规模,而且也影响了相关软件技术的资源整合进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我国在工控软件技术的资源整合进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总趋势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回顾世界工控行业的发展历程,经过数十年的激烈竞争,如今已经形成了少数跨国公司大规模生产、瓜分全球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例如,西门子、ABB、Honeywell、三菱、菲尼克斯等知名企业,他们的工控产品皆具备DCS/PLC/FCS多种功能,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均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融合、标准化以及具备较高的通用性将成为工控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工控软件与执行环境高度耦合的特性,却严重阻碍了工服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