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策略与挑战剖析

   2024-04-11 工业品商城8
核心提示:根据《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未来五年内,智能机器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该规划强调应着力研究智能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制造工艺、智能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共性技术,尤其注重突破机器人建模、感知、多机器人协调等重要技术瓶颈;自主进行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机、嵌入式控制

    根据《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未来五年内,智能机器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该规划强调应着力研究智能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制造工艺、智能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共性技术,尤其注重突破机器人建模、感知、多机器人协调等重要技术瓶颈;自主进行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机、嵌入式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制,从而具备机器人整套设计、应用能力以及模块化功能部件生产能力,最终实现6自由度高速轻载和重载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化产业转型。为此,我们将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区域性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的建设工作。

    早在2006至2020年间,《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已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该纲要明确表示,我们将建立开放式智能服务机器人平台,致力于攻克相关的核心基础技术、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各类服务机器人,制造满足家用、教育、助老助残、医疗、反恐、救灾等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形成系列化型号,并在世博会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展示重点产品。

    一个产业的兴衰,关键在于其发展道路的选择。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研究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之一,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道路究竟应当如何选择呢?实际上,在《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与《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经较为清晰地揭示了上海机器人的发展方向:首先,全力以赴攻克智能机器人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其次,重点发展服务机器人。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总工程师陈杰对此做出了解释:上海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世界四大机器人巨头纷纷将中国总部设立在此,本土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人才团队、技术储备以及产业配套条件均已初步成型。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机器人研发起步相对较晚,但整体研发实力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国家仍存在显著差距,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模仿较多,创新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匮乏,虽然能够实现系统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尚存一定差距。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几大机器人公司已经基本垄断全球市场,中国机器人要想跻身其中实属不易。当前,中国市场上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关键基础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化、模块化与可互换性的软硬件及功能模块。因此,上海在技术研发上需以此为突破口,力争尽早研发出关键工艺技术与核心部件技术,同时解决标准化、模块化的问题,进而带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进程。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适用于家庭扶老助残、教育娱乐的服务机器人,无疑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放眼全球,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尚不广泛,许多相关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真正的行业霸主尚未诞生。相较之下,中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上海应提前布局,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服务机器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策略定位为“错位竞争,整机牵引,以本土市场为依托培养技术力量”,其核心思想在于避免外资企业对于机器人技术道路的严密控制,以及它们所占据的传统机器人市场(例如汽车制造及电子产品生产领域)。这种策略的核心目的便是迅速切入尚未被外资企业全面占领的新兴市场,比如具有实际应用基础且技术门槛适中,同时又具有广阔前景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处长郭延生介绍,自2005年至2011年的七年间,该部门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共投 入了81项重点项目,总计资金达到了惊人的2.37亿元人民币,其中由市科委直接提供的资助金额高达5537万元。此外,他们还通过设立重大攻关项目,组建产业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导,构建出符合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中,上海自主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助老机器人以及机器人乐队等各类服务机器人均获得了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接纳度。近年来,一大批具有雄厚实力和敏锐洞察力的企业纷纷涌入这一市场。

    在陈杰先生看来,上海机器人产业应当在政府政策的有力引导下,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三者共同发力,全力推进产业的壮大发展。他强调,“作为主体的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上海未来的制造业必将朝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高端制造的方向不断迈进,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是这一趋势的核心体现之一。上海机器人市场潜力无限,关键在于各家企业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然而,科技创新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成,机器人产业同样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飞速成长。因此,我们期待上海的企业能够展现出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去付诸实践,更要做好长期发展的充足准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