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推动节能减排的创新策略与专业建议

   2024-04-07 工业品商城12
核心提示:相较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指标显得稍微宽松一些。然而,对于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原因就在于节能减排工作日益面临更多挑战: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采纳了所有可行的政策和先进技术来实现节能降耗,而易见且能迅速奏效的节能方法正在逐步减少,因此,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难度加大,所需投入的成本

    相较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指标显得稍微宽松一些。然而,对于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原因就在于节能减排工作日益面临更多挑战: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采纳了所有可行的政策和先进技术来实现节能降耗,而易见且能迅速奏效的节能方法正在逐步减少,因此,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难度加大,所需投入的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为此,我们亟须科技上的突破以及机制创新。 

   在应对各国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大,国内需求培养尚待时间等新的复杂形势下,如何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确实需要能够创新思维,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立足全局,先从关键环节着手,以期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能够取得更深层次的进展。今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空间将不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而是更加注重系统性的节能措施,以此来更好地发掘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所蕴含的节能潜力。从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分析到各个环节的节能潜力评估可知,节能减排在我国既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要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才是构成我国节能潜力的根本所在。当然,仅仅关注各用电设备的独立节电行为,并不能真正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比如,我国电力系统在低谷时期的利用率仅维持在约70%的水平,剩余的大量电量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且这种浪费可能会日积月累,形成巨大的损失!从这个层面来看,提高系统性的节能意识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总的来说,若是我们不改变目前住房以高层为主导,交通以卡车为主,生产以出口导向为重心,出行以私家轿车为主导的格局,那么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就很难被彻底改善。

    节能工作对于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短期效果来看,它同样具有明显的成效。为了在今后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的节能工作,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解决单体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高而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回顾“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关注的千家企业实例,尽管其中大部分都成功提前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能源利用效率足够高。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整体能源使用效率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具体行业举例,虽然我国的铁路系统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位居全球前列,然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几乎居于世界第一。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铁路系统通过调控供应,虽然提升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却间接促成了我国特有的"春运潮"。再比如,我国造船业的钢板利用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尽管单个企业能够将部分废旧钢板进行回收利用,但这反倒使得"边角料"运输数量激增,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全社会的能源负荷,使单位生产总值耗费的能源有所增加。因此,帮助解决企业中存在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而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否则我们将无法顺利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从我们所探讨的节能之间的关系出发,深入理解并充分发掘剩余热能的价值所在。众所周知,从能源的使用途径来看,其布局并不总是尽善尽美。比如说,将原油经过繁琐而复杂的流程转化为合成塑料或者其他衍生产品(即俗称的由“稀薄”变为“干燥”的过程),或者用电煤进行浮选处理以获取天然油脂(也就是所谓的“干燥”转为“稀薄”的过程)。这些非直接转化不但无法达到理想效率,反而会产生过量的污染物质,原因在于每个步骤的执行都离不开能源的投入和废料的产出。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耗领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浮于事”和“力量不足却大材小用”的问题。有的地区选择用天然气来提供冬季供暖,然而对于其剩余热能却未能予以充分利用;还有的地方高温冶金时产生的热量并未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却反而在利用低温低压的剩余热能;部分地区的优质煤资源并未被开采出来,反而是通过煤矸石进行发电作业。此外,一旦水路运输未被有效应用,仅靠卡车运输煤炭,以及打着“综合利用”旗号的垃圾焚烧掺杂着煤炭来取得电力价格补贴,这种种行为均可谓是典型的“得小失大”。煤炭在广大农村和小型锅炉上的低效、高污染应用,以及散乱分布的秸秆等生物燃料却构成了庞大的物流体系,汇聚成为了效能低下的小型发电设备。我们应该警惕并防止这种“舍本逐末”的倾向。

    三是从经济政策层面分析,避免出现“政策逆向引领”的现象。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已经推出了诸多旨在推动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比如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节能服务产业激励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建筑节能资金等等,它们在引导节能行动方面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要面对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某些政策确实产生了“逆向引领”的效果,比如“最低价中标”政策,有些地方对此政策过分强调以至于形成了购买产品“偷工减料”,使用寿命短暂,进而导致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显著增加。此外,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配合亦不容忽视。例如,节能和减排这两项事务互相关联,节能或许可以削弱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然而减排却可能加大能源消耗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起统筹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格局,不仅能够有力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亦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是在贯彻实施节能工作的同时,亦须充分考虑收支平衡问题。节能的初衷在于,在相同的能源消耗水平前提下提升能源服务水准,或者在提供相同能源服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行为。然而,不计成本地过度追求节能并非明智之举。在城市化进程中,尽管大拆大建的策略可以确实地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然而必然意味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总能耗提升。具体到居民生活的细节上,居住在高层建筑物要比住在低层更为耗能、水耗更高。有些地方出于各种政治因素修建过多无实际用处的“标志性建筑”,也有些地方的房屋刚建成便被强行拆除重建,这些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日益减弱,适时修订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已刻不容缓。如果新修建的建筑物节能标准过于宽松,势必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浪费能源,而若建成之后再进行改造则所需投资巨大。因此,节约资金也同样属于最为重要的节能措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