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智深实现火电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

   2024-03-19 工业品商城11
核心提示: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基于较为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运用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尖端科技,强化运输工具、载体与使用者之间的关联,提升交通系统运行的组织性和调控性,增强运行效率,减少事故风险,降低环境污染,构筑一套高效、便捷、环保、舒适的多元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车、路”的全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基于较为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运用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尖端科技,强化运输工具、载体与使用者之间的关联,提升交通系统运行的组织性和调控性,增强运行效率,减少事故风险,降低环境污染,构筑一套高效、便捷、环保、舒适的多元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车、路”的全方位协同发展。

  传统的交通问题解决策略其效益正在逐步衰落。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各个发达国家纷纷采用各种政策手段,主要涵盖科学的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然而,对大多数国内大型城市而言,城市规划已经错过了最优时机。交通设施建设虽然可见其显著效果,但是它所面临的限制同样显著:首先,成本问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建成区内无法通过大面积拆迁来拓宽道路,地铁虽然不占用地面空间资源,但每公里约10亿元人民币的造价仅有部分一线城市能够承受;其次,网络负效应问题,即受城市空间资源的限制,路网过于密集可能导致大量的交叉路口和出入口形成,从而引发拥堵,降低整体的通行效率。因此,当道路资源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单纯依赖交通设施的投入已无法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此时,提高道路整体的使用效率及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便成为了首要任务。

  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单纯的人力已难以应对城市交通管理需求,高技术管理手段的应用已势在必行。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传感器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主要的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交通管理领域。自198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无线通信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迅猛发展,各国开始有意识地将个体、车辆、道路等交通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内涵逐渐充实,研究方向开始逐步统一。

  1994年,首届智能交通大会在巴黎顺利召开,智能交通的理念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并赢得大力支持,正式迈入历史舞台并迅速发展壮大。从各国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智能交通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道路交通资源的合理运用提供了坚实保障,简化了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执法流程,为出行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服务,实现了提高效率、减少事故和节约能源等三大目标,预示着未来交通管理的必然走向。

  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活动中,通常要求投标企业具备的资质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安防企业资质”,大部分情况下还要求企业同时持有ISO9001质量认证和软件企业认证,城市间的智能交通项目还需具备“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资金主要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通常情况下的项目首付款在项目总预算的0%-30%之间,设备抵达现场并通过安装验收合格后支付至项目预算的70%-90%,该周期通常持续6-24个月,部分项目的建设和付款周期可能更为漫长,对中标的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企业需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以及筹资融资能力,方能开展更多业务和承担更多项目。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