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京已实现物联网下的城市地下管道网数字化管理、空气质量及水质污染的数字化监控、智能交通网、生活小区智能化管理等技术。南京作为一个自动化、智能化、反应迅速且人性化的“智慧城市”正逐步成型。
南京朗坤作为一家提供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企业,其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地下管网犹如蛛丝马迹的复杂,去年南京的‘7•28’燃气事故便是因地下管网杂乱导致。因此,政府对地下管网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将感应器布置在地下管网,网络终端能即时把握地下管网的精确位置、特定数据、维护周期,以及施工管网的安全管控、事故管网的危险评估等。
据了解,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已聚合170余家物联网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领域广泛,其科研成果已深度融入南京的城市建设。如RFID(射频识别)身份识别技术已在该市海关大规模运用;智慧医疗卡在部分社区和医院实现联网应用;农贸市场则建立了农副产品溯源跟踪系统等。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关键领域之一,江苏万全科技有限公司便借助物联网技术成功开发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该公司董事长陶湧表示:“通过物联网感知、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处理,家用电器及安防警报均可实现远程操控。”用户可远程控制家中的空调、窗帘、电饭煲等设备。如冬季回家过晚,可提前半小时开启空调取暖、电饭煲煮饭,进门即可享受热食。如有访客按门铃,若室内无人,5秒内业主手机将自动连接,以便业主通过视频查看门前状况并选择视讯对话或立即报警。若有人非法入侵,用户可通过紧急按钮向物业发送警报信息,同时通过录像系统捕获图像。此款包括家用电器控制、远程视频控制、安防报警在内的智能家居系统,每套安装成本仅为三四千元,而包含更多功能的系统最高不超过一万元。智能家居系统可与电话、宽带一同接入用户家庭,用户只需支付每月几十元的通信服务费即可。
更为惊人的是,智能家居系统在健康状况监测领域也有所建树。只需在家中装置特定马桶,便可实现按时尿检。尿液检测数据传输至医院后,医生便可对病患进行全面动态监控。除此以外,智能家居系统还能精准感知人体心跳、血压及皮肤电阻等生理指标,并根据预设程序,为特定人群提供个性化调理方案。今年8月17日,南京市民严女士在外地出差期间接到了医院电话,通报其父心脏出现问题。严女士立即通知家人将南京家中病重的父亲紧急送医,因治疗及时,患者成功脱离险境。实际上,医生并未亲临家中,而是利用南京大学苏富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物联网技术——“智慧健康医疗”。
无锡已于同年建成首家物联网智能图书馆,该馆是首家引入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图书服务为主的开放型图书馆。它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等)为读者提供服务,包括智能身份识别、随时随地联网及图书自助借还等功能。其中,诸多创新智能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如电子阅报器,读者只触碰屏幕,便能获取满屏报纸内容;书架上设有IPAD,市民佩戴耳机,即可畅享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