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预见,在物联网成为政府重点关注领域的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发展将获益良多。
苗圩提出,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已有基础上,应强化产业协作,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应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需积极推广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工业,加速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及渗透。
受中央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物联网发展规划,明确未来3-5年内物联网发展的目标及核心应用领域。如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在物联网发展中表现优异,均将智能电网纳入关键发展方向。江苏、上海分别发布了《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为当地智能电网的发展作出了指导性规划。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赵一廷页指出,业界公认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大特性,物联网是实现这些特性的关键驱动力。物联网技术在提升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的信息收集、智能处理、双向交流能里,以及提高现有的输电能力和电力设备利用率,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用户的用电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任浩宁表示,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产业的实际应用,正促使物联网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预计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这不仅可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亦有助于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国家对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智能电网的光明前景,风险投资也开始关注智能电网相关企业。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共有6家智能电网相关企业获得超过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据国家电网投资计划,至2020年,针对智能电网的直接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预计到2020年,有关智能电网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万亿元。
赵一廷页预计,在电网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在下一阶段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用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从私募股权投资和相关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况来看,资本市场更倾向于智能电表、载波通信以及电网自动化等细分领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