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仪器仪表行业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仪器仪表占工程设备总投资的比重已达到18%左右。 协会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很多创新发展项目,如海洋工程、新能源项目等,相关项目将带动需求的增长和改善。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期内行业利润总额达到713亿元,年均增长13%; 主营收入利润率达到8.5%-9%,总资产达到8700亿元。
规划还要求,届时龙头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行业产销量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将达到3-5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将达到100家以上,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达到25%。
这意味着,即使作为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的销售规模也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先河环保主营业务收入约1.7亿; 钜光科技约6.5亿; 天润企业约为2.76亿,均与协会对“龙头企业”的定义存在显着差异。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行业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 其中,本土企业出口比重将大于50%。 同时,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力争达到150家左右,本土企业产销量占比70%以上 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0%以上。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中期水平。 仪器仪表产品普遍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约15%的产品实现智能化,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 30%的产品已经数字化。 最终达到国际水平。 综合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可承接30万-60万千瓦火电厂、核电站、30万吨合成氨、120吨转炉、30万立方米/日城市燃气等大型成套控制工程 站工程、大型窑炉成套工程。
大类产品满意度:中高端科学检测仪器国内市场满意度为30%,中低端科学仪器满意度为65%; 大型工程项目生产过程测控仪表及系统产品满意率达到50%。 中小型项目占70%。 进口产品往往是科研和生产所需的重大关键设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
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营销体系。 建有多个科研开发机构(其中机械系统仪表专业科研院所2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9个); 培养了一批专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 特别是一些中低端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各种数字万用表、电表、水表、煤气表、水平仪、中低端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均名列世界前茅。 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大量出口。
通过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合资合作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等多种形式,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部分中高端主导产品已 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形成了生产能力。 自主研发的主要产品有中小型DCS、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总线式测试系统、汽车专用检测检测设备、超声诊断仪器、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新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等,有记录 引进技术仪器、精小型调节阀、新型变送器、光谱仪、色谱仪、扫描电镜、水质分析仪、特种复合材料等主要产品国产化情况; 合资公司主要产品有大型DCS、EJA、流量计、电子经纬仪、动平衡试验机、高低温检测仪器等。